在炎熱的夏季,我們容易造成上火,所以對自身的身體是有一定的傷害的。這是我們可以選擇多種的方法去進行調理,比如說經常見到的西紅柿或者說冬瓜等,這些作用都可以直接的起到作用的。
我們可以從醫學的角度去看,夏天的溫度是比較的高的,我們人體會產生熱的生理反應。
出汗多,飲水多,適當吃些冷飲,不僅能消暑解渴,還可幫助消化,促進食欲,有益于健康。
1、顧護陽器
如果不加以節制就容易損傷脾胃陽氣,違背“春夏養陽”的原則,可能引起胃痛、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尤其是老年人脾胃陽氣已逐漸衰退,過食生冷會進一步傷及腎陽,造成洞瀉不止。
兒童消化機能尚未充盈,不能常吃冰淇淋。
2、順應夏“長”,注意營養
夏天主“長”,需要增加營養,以滿足人體代謝需求。
但夏天氣溫炎熱,又易夾有濕邪侵擾,容易導致脾氣耗損,運化呆滯,消化能力下降。因此,大魚大肉、油膩醇厚的飲食不宜多吃,煎炒烹炸、過于辛辣的食物也應少吃,以免加重脾胃的負擔,同時也可減少上火助熱的情況發生。
《孫真人衛生歌注釋》說:“三伏天,食物尤要淡味節減,使脾胃易于磨化,則腹疾不生。”是說夏天要吃脾胃容易消化的簡單的飲食,這樣才能杜絕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清淡的飲食,就是平常說的“粗茶淡飯”。
主食要以五谷雜糧為主,副食以豆類、蔬菜、水果、菌類為主。
清淡飲食不是完全的素食,肉類含有人體必需的蛋白質,完全素食容易造成營養不良,所以對肉類烹飪應以清蒸、水煮為主,減少煎炸,少放油鹽,盡量保持食物的原味。
肉類食物好選在午餐時食用,食肉時可將肉皮及油脂去掉,以減少脂肪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