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降低不少人會發現皮膚越來越干燥,但是喝水量卻不多,并且喝水多,排尿頻繁,對皮膚并沒有起到太多的補水作用。其實這與大家所喝的水有關,只有喝更“潤”的水,皮膚才能更嫩。
皮膚干與“燥證”有關
秋冬季節出現的皮膚干燥僅是身體“燥證”的一種外在表現,燥證分為外燥與內燥兩種,外燥則是常見的口干舌燥、皮膚干燥、干咳等。內燥,則容易導致津液耗損,引發皮膚干燥沒有光澤、起皮屑、皸裂,頭發與指甲易斷裂,大便干澀與小便赤黃等。所以,秋冬季節緩解皮膚干燥,僅僅喝水作用不大,要注意“潤”燥,多喝潤燥水,皮膚才能擺脫干燥。
多喝“潤”燥水
豆漿:廉價易得,早餐期間喝又可以補充蛋白質、礦物質。傳統醫學認為一年四季飲用豆漿有不同的養生功效,秋季可滋陰潤燥、調和陰陽,冬季可滋補暖胃。并且對于皮膚還有抗色斑作用。
蜂蜜水:非高血糖人群可以經常飲用,并且喝不完的蜂蜜水還可以涂抹皮膚,以緩解燥證對皮膚的影響。
杞菊茶:內燥、外燥兼調。改善外燥引起的咽干、赤目、小便黃,以及內燥引起干咳、口渴、大便干澀等。而對于皮膚而言,除了可以補水潤燥之外,還可以緩解長痘、出油問題,枸杞中的胡蘿卜素還有抗氧化與提高皮膚彈性作用。
桑葚茶:用桑葚干泡茶,喝完后將桑葚一同吃掉。傳統醫學認為桑葚性味甘、酸、寒,入心經、肝經與腎經,具有潤腸通便與滋陰補血的作用,適合調理內燥。對皮膚有防頭發干枯、紅潤臉色與防衰老的作用。
甘蔗汁:古代醫學家將甘蔗列入到“補益藥”一族,其性味寒、酸、甜。具有清熱、生津、潤燥等功效,適合調理肺燥出現的咳嗽、咽干等,以及改善上火對皮膚的影響。榨汁比直接食用更方便,但高血糖、肥胖癥人群慎喝。
菠菜汁:傳統醫學認為菠菜有止咳、潤腸的作用,秋冬食用適宜。對于皮膚來說,菠菜中的胡蘿卜素、葉黃素、玉米黃素有抗氧化、防皮膚干燥粗糙、明目等作用。
所以,秋冬給皮膚補水,喝水只會通過消化道進入血液,然后很快的從腎臟排出,滋潤時間短暫,傳統醫學所提倡的潤燥食物更護膚補水,皮膚少干燥,更水嫩。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