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秋冬季節,每當季節發生變化時皮膚首先受到傷害,秋天是氣候變化較大的季節,早晚溫差大,人的抵抗力遭遇極大挑戰,如果不加以防護,皮膚容易出現各種問題,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關于的相關內容吧。
身上這處出現小裂隙會瘙癢無比
1.皮膚瘙癢癥
進入秋季,人體皮脂腺分泌減弱,皮膚干燥,容易出現微小裂隙,導致瘙癢產生。皮膚瘙癢癥是秋冬季常見的皮膚病,分為全身性瘙癢和局部性瘙癢兩種。全身性瘙癢常為陣發性,尤以夜間為重;局部性瘙癢發生于身體的某一部位,稱之為“癢點”,其原因可能為神經官能癥的表現之一,也可能是內臟疾病在皮膚的一個早期表現。
對于患有這種瘙癢癥,且每逢換季時病情較重的患者,建議在換季時做好預防措施:盡量不要食用魚、蝦、酒、辣椒以及香燥食物,以免加重病情;盡量少接觸含有化學成分的物品,如洗滌劑、清潔劑;皮膚瘙癢時,切忌過度抓撓或用開水燙洗,可擦一些藥膏或服用一些抗過敏藥物;沐浴時不可過度清洗,沐浴后全身要涂潤膚霜,以免因皮膚干燥發生皮膚瘙癢癥。
老年人由于皮膚附屬器萎縮退化,皮脂分泌減少,更應注意不可過勤沐浴。對于容易出現手足皸裂的老年人,可以使用凡士林、蛇油膏、冷霜、香脂等較為厚重的霜體,保濕效果更好,使用的次數要多于洗手的次數。
2.蕁麻疹
蕁麻疹(民間叫風疹塊、風疙瘩)是秋季容易發生的皮膚病。
病因復雜,但與環境刺激關系密切。比如食物、藥物、昆蟲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而冷熱刺激、日光照射、摩擦和壓力等也都可引起該病。
急性蕁麻疹通常發病很急,常常是吃了海鮮、藥物等之后,皮膚突然紅腫、發癢,并出現大大小小、各種形狀的疹子,開始是孤立或散在,逐漸擴大,融合成片。
這些疹子大多會在24小時內自動消退,但新的疹子陸續發生,此起彼伏。病情嚴重的有心慌、煩躁、惡心、嘔吐、甚至血壓降低等過敏性休克等癥狀,部分患者還會牽連腸胃,引起腹痛、腹瀉。如果累及咽喉,會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除了食物過敏容易引起蕁麻疹外,秋季冷空氣變化也會引起蕁麻疹。有些人每年秋天吹冷風時就會皮膚發癢,甚至接觸冷風、冷水或冷東西時,露在外面的皮膚或接觸冷物的部位產生風疹塊,重者還會出現手麻、唇麻、胸悶、心慌、腹痛、腹瀉、暈厥甚至休克,這種稱為“寒冷性蕁麻疹”。
有些時候寒冷性蕁麻疹并不是簡單的皮膚疾病,而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癥狀,如冷球蛋白血癥、陣發性冷性血紅蛋白尿癥、冷纖維蛋白原血癥、冷溶血癥等。
另外,由于皮膚受秋季氣候的影響,會變得干燥,人們有時候會因為皮膚瘙癢進行搔抓,這時可能造成人為性蕁麻疹。即用手搔抓或用鈍器劃過皮膚后,沿著劃痕發生條狀隆起,伴有瘙癢,不久即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