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
(1)治療后,無主觀癥狀和客觀體征。
(2)恢復咬合力及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癥狀消失。頭頸部疼痛消失。
好轉
(1)治療后,主觀癥狀及客觀體征減輕。
(2)磨牙次數、發作時間減少,咬合力有所增強。
未愈
治療后,癥狀及體征無改善。
專家提示
磨牙癥是由多因素所引起的夜間睡眠時習慣性磨牙,其中包括心理因素,懼怕、憤怒、敵對、抵觸等,這些情緒被隱藏在下意識中,能通過周期性以各種方式表現出來,磨牙癥就是其表現之一。
據觀察,在精神病院,磨牙癥是常見的現象。在小兒,磨牙癥是神經緊張的表現。這可能與白天玩耍、咬玩具等有關。
其次,局部因素,當情緒緊張時,咬合不協調常能成為磨牙癥的原因。如有的牙過早接觸,患者常企圖將令人不舒適的牙面或牙尖磨掉,若這種現象經常發生,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磨牙癥。臨床上經調合后,常可消除這種不良習慣。 再其次,全身因素,如胃腸道疾病、小兒腸道寄生蟲病、內分泌紊亂都可能成為磨牙癥的發病因素。有些病例還有遺傳因素。
職業類型也有利于磨牙癥的發生。如運動員常有磨牙癥。高精度工種的工人,有發生磨牙癥的傾向。常吃泡泡糖、煙草、剔牙習慣的人,終可成為下意識的磨牙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