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后發現,喂養高脂肪食物組的小白鼠,隨時都可以吃東西的那一群,食欲越來越大,似乎怎么吃都不滿足,后全部都肥胖了,而限制進食時間的那一部分小白鼠,沒有明顯的增重。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限制時間進食對于小白鼠來說,就像一個神奇的開關,控制了血糖水平和減少炎癥反應(而這兩者是慢性疾病的重要誘因),同時它們還有更好的耐力和身體協調度。
美國國家老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神經科學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也做過類似的研究。他們發現一段較長時間的禁食對大腦也是有好處的。科學家對患有類似阿爾海茨默綜合征和帕金森綜合癥的小白鼠研究發現禁食對保護它們的大腦細胞有保護作用,具體表現為接受過禁食的患病小白鼠在記憶力測試中表現得更好。
該神經科學實驗室的負責人馬克(Mark Mattson)認為短時間禁食類似于我們祖先的進食習慣,在遠古時期,食物貧乏,我們的祖先為了吃上一餐飯可能需要追捕獵物好幾個小時,吃不上東西也是常有的事情。為了更好的生存,人類進化出了越饑餓身體和大腦越靈活的本事,否則早就被餓死了。
然而遺憾的是,盡管在小白鼠身上已經有完美的結果,小白鼠畢竟不是人,小白鼠的生理結構和人體有很大區別,另外小白鼠的進食習慣和人的進食習慣也不一樣,小白鼠永遠都吃一樣的食物,但是人不會這樣吃。因此想要得出輕斷食對大腦以及人體健康的好處的結論,還需要更多的實驗和研究來證實。馬克計劃對患有早期阿爾海茨默綜合征的病人進行類似的實驗,讓他們進行每周2天的限制時間禁食(輕斷食)和5天的正常飲食,再觀察結果。
2012年美國猶他州的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找了29名健康的大學生來做了一個實驗,參與者不需要改變每天的飲食,只需要改變進食時間,在每天晚上7點到早上6點不吃任何東西,堅持兩周,然后恢復正常飲食兩周。
觀察發現,在改變進食時間的兩周,參與者平均每人減了一磅的體重,當然他們也無意識的少吃了每天200大卡。由于人們記錄飲食時可能會遺漏一些隱形的熱量,比如咖啡里的糖塊,面包上的奶油等,所以這個實驗并不完美,但是它也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輕禁食的功效。
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在在支持這個理論,但是目前現有的研究結果只能表明12小時左右的輕斷食與血糖控制有關聯,但是還不能詳細描述其機制和原理。本文開頭初那個實驗,即圣地亞哥大學的研究人員稱他們會進行更多的后續實驗,看看12-14小時輕斷食可否,以及每次斷食時間到底為多長適合。
溫馨提示
很多人正在使用的過午不食減肥法,和上述實驗有類似之處,都是在每天堅持一段較長時間的禁食。然而嚴格的過午不食即下午兩三點之后不吃東西,如果假設第二天吃早餐的時間是7點,那么斷食時間長達18個小時了。遠高出了科學家們實驗的時間(12個小時),經常性過長時間空腹對腸胃、身體健康可能弊大于利,不建議貿然嘗試。
結語:以上就是今天小編為您講解的有關內容,你了解了嗎?過“午”不食減肥能防癌這是真的嗎?你看了之后是不是知道了呢?改良版的過午不食即把晚餐提前到五點吃,這樣總禁食時間只有14個小時,是相對合理和可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