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擁有眾多文化古跡,除了聞名兩岸三地的溪口鎮外,西靠四明山,東臨東海,獨特的地理位置賦予了寧波獨特的自然風光,此外自然風光還有松蘭山、九峰山、九龍湖、五龍潭、南溪溫泉、野鶴湫旅游風景區、浙東大峽谷等也是寧波有名的生態旅游景點。
2013年全市實現旅游總收入953.5億元,比上年增長10.5%。接待入境旅游者127.3萬人次,增長9.3%;旅游外匯收入7.96億美元,增長8.2%;接待國內旅游者6225.8萬人次,增長8.3%;國內旅游收入904.2億元,增長10.8%。2013年末全市共有星級飯店160家,其中五星級20家;4A級旅游景區28處,5A級旅游景區1處。
奉化溪口
是中國AAAAA級旅游區,以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故鄉為背景,又以雪竇山和雪竇寺的佛教文化為鋪墊,還有兩蔣原住址及鎮上古色古香民國雅韻,包含了武嶺門、蔣母墓道、玉泰鹽鋪、文昌閣(奎閣凌霄)、小洋房、蔣氏豐鎬房、摩訶殿、武嶺中學、御書亭、錦鏡池、妙高臺、千丈巖、將軍楠、中旅社原址、三隱潭、徐鳧巖、亭下湖和張學良將軍的第一幽禁地等等。
河姆渡遺址
位于余姚,發掘于1973年,為中國南方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其中發現的稻米殘物和上百件骨耜將中國種植水稻的歷史提前到7000年前,糾正了中國栽培水稻的粳稻從印度傳入、秈稻從日本傳入的傳統說法,在學術界樹立了中國栽培水稻是從本土起源的觀點。
保國寺
位于靈山山腹中,至今已有970多年歷史,以其精湛絕倫的建筑工藝聞名。現存大雄寶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是長江以南古老、保存完善的北宋木結構建筑,在中國建筑史上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整個大殿的全部結構皆用斗拱之間的巧妙銜接和精確的榫卯技術,不用一枚鐵釘將建筑物的各個構件牢固地結合在一起,承托起整個殿堂屋頂50余噸的重量規模。
天一閣
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由當時退隱的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是中國現存年代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由于范欽八世孫范懋柱進獻藏書眾多,清朝乾隆皇帝敕命測繪天一閣房屋、書櫥款式,興造的“南北七閣”,用來收藏《四庫全書》,天一閣自此名聞中國。解放后,在周恩來總理的關心和眾多本地藏書家的響應下,天一閣的珍本、善本數量得到了恢復,藏珍版善本達到了8萬多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