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旅游交通
交通史
水路交通方面,其早可追溯至的時期。昔日,澳門與氹仔、路環之間是有渡輪和小型電船來往的。但自從20世紀中期路氹連貫公路和嘉樂庇大橋相繼通車后,客貨船的需求已不再了澳門國際機場。一向以來,澳門的沿海運輸和內地運輸都是很依重水路來與香港和海外聯系。澳門半島西岸的內港碼頭,是廣州沿海等地貨運、漁船和渡輪使用的碼頭,共34個泊位。至于外港運輸方面,主要是使用港澳碼頭和九澳港。港口管理由澳門港務局負責。
航空交通方面,由于香港航權問題,泛美航空公司曾在1937年4月18日開通美國至澳門航線,當然有飛機把旅客接駁到香港,但后因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爆發而中斷。1947年1月5日,國泰航空派一架DC-3來澳門首航。降落地點為黑沙環馬場(即祐漢公園所在地)、由于降落環境與距離比預計中差,因此飛機撞上海堤。后來國泰立即停飛澳門線,并立即到菲律賓訂購Katalina水陸兩用飛機。1948年,國泰重組后,港澳航線被分拆出來。同年五月,澳門航空運輸有限公司向國泰航空租用兩架Katalina水陸兩用飛機,其中一艘并命名為“澳門小姐”,來往澳門舊港澳碼頭和香港啟德機場。到了1948年7月十六線包括中國大陸、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航空交通管理由民航局負責。
航空
澳門國際機場的機場稅為20元澳門幣。前往中國大陸的乘客需要支付乘客服務費80元澳門幣,2-12歲兒童的乘客服務費為50元澳門幣。但直接過境游客和因突發事件折返游客可以免繳機場稅和乘客服務費(由機場到市中心只需15分鐘的車程)。
軌道交通
澳門輕軌路線圖澳門輕軌氹仔市中心路段建造工程于2012年2月26日破土動工,標志著澳門輕軌工程建設的正式啟動。
澳門輕軌氹仔市中心路段介于西灣大橋氹仔出入口至氹仔排角望德圣母灣大馬路,全長1.94公里,設有“海洋花園”、“澳門賽馬會”、“澳門運動場”和“舊城區”四個車站。這一路段未來將與新城填海區銜接。
根據規劃,澳門軌道交通系統設兩條路線。第一期路線往來關閘和北安碼頭,全長21公里,設21個車站,預計每小時單方向載客量約14200人次,而當日動工的路段正是這一主線工程,預計2015年5月建成,其項目造價約為110億澳門元。第二期路線往來于關閘和媽閣間,全長約5公里,現處于研究階段。
澳門輕軌建成后,將與廣珠城際軌道交通無縫對接。
出租車
澳門的士的車身是黑色,車頂是奶黃色。起程價(首1500米)收費澳門幣15元,之后每200米加收1.5元,停車候客收費每分鐘1.5元,如有大件行李,每件加收5元。
往來氹仔及澳門半島無需任何附加費用,從氹仔往路環,除了車資外,另收附加費2元;由澳門半島往路環離島則收5元的附加費用。
旅行租車服務
澳門有兩家公司經營迷你吉普車旅游服務,每輛車可載四人,費用平日450元起,周末500元起。一般由上午9:00~18:00作一天計算。凡年滿21歲,持有國際駕駛執照者可以租用這種吉普車。游客租車之后,可隨自己心意編排游程,四處游覽,享受旅游樂趣。
人力三輪車
人力三輪車是澳門富特色的交通工具,也是一種很好的旅游交通工具。乘坐人力三輪車漫游南灣、西灣一帶,微風陣陣,風景怡人,令人有塵慮盡消的感覺。上車前好能與車夫議價,通常每小時包車費為澳門幣150元,由澳門客運碼頭到觀音像約40元、旅游塔70元、議事亭前地80元、到觀音堂或媽閣廟100元。
自行車在離島氹仔市區可租賃自行車。需要注意的是,連接澳門和氹仔的大橋上禁止騎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