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家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著,很多朋友待在享受生活帶來的樂趣,比如假期的時候大家都會尋找不一樣的娛樂項目來釋放日常生活中的壓力,旅游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斐濟旅游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來看一下哦。
目錄
斐濟共和國(斐濟語:Matanitu Tugalala o Viti)是一個太平洋島國,位于南太平洋,瓦努阿圖以東、湯加以西、圖瓦盧以南,由332個島嶼組成,其中106個有人居住。多為珊瑚礁環繞的火山島,主要有維提島和瓦努阿島等。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受颶風襲擊。年平均氣溫22~30℃。
國家名稱源自湯加語的“島嶼”,并變為斐濟語的“Viti”。1643年荷蘭航海者塔斯曼首先來到斐濟。19世紀上半葉歐洲人開始移入。187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879~1916年,大批印度人作為英國“殖民制糖公司”的合同工到此種植甘蔗。1970年10月10日獨立,并成為英聯邦成員。
1987年政變后改稱共和國,并脫離英聯邦。1990年通過新憲法確立國名為“斐濟主權民主共和國”。1997年7月,通過憲法修正案,改國名為“斐濟群島共和國”。 2009年改國名為“斐濟共和國”。
斐濟人世居島上。1643年荷蘭航海者阿貝爾·塔斯曼首先來到斐濟。19世紀上半葉歐洲人開始移入。187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879~1916年,大批印度人作為英國“殖民制糖公司”的合同工到此種植甘蔗。1970年10月10日獨立,并成為英聯邦成員。1987年政變后改稱共和國,并脫離英聯邦。
1990年通過新憲法確立國名為“斐濟主權民主共和國”。1997年7月,通過憲法修正案,改國名為“斐濟群島共和國”。2009年改國名為“斐濟共和國”。
位置境域
位于西南太平洋中心,由332個島嶼組成,其中106個島嶼有人居住。多為珊瑚礁環繞的火山島,主要有維提島和瓦努阿島等。陸地總面積1.83萬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29萬平方公里。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受颶風襲擊。年平均氣溫為22-30攝氏度。地理位置重要,是南太平洋地區的交通樞紐。斐濟地跨東、西半球,180度經線貫穿其中。
氣候
斐濟氣候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冷熱適中,氣溫一般保持22°C至32°C之間。每年5月至10月盛行涼爽的東南信風,是一年中相對干燥的季節;雨季則從11月持續到次年4月,其間風向多變,氣溫高可達35°C左右,濕度較大。
從雨量分布看,斐濟主島分為涇渭分明的干燥地區和濕潤地區:東南部地區雨量豐沛,蘇瓦市平均年降雨量3850毫米;西部地區相對干燥,第二大城市勞托卡(Lautoka)年降雨量則只有1910毫米。
國花
扶桑,是一種屬于錦葵科木槿屬的常綠灌木,因原產于中國南部,故又名中國薔薇。由于花色大多為紅色,中國嶺南一帶將之俗稱為大紅花,而大紅花也是馬來西亞華人對馬來西亞國花,即其中一種紅色朱槿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