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西藏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2億千瓦,約占全國的30%,居中國首位,其中蘊藏量在1萬千瓦以上的河流多達365條。西藏水能資源絕大部分集中于藏東南地區,主要來自雅魯藏布江。雅魯藏布江干流天然水能蘊藏量為8000萬千瓦,加上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薩河、尼洋河和帕隆藏布等五大支流,天然水能總蘊藏量可達9000萬千瓦。
地熱能:西藏是中國地熱活動強烈的地區。各種地熱顯示點有1000多處。初步估算,西藏地熱總熱流量為每秒55萬千卡,相當于一年燒240萬噸標準煤放出的熱量。西藏的羊八井熱田是中國大的高溫濕蒸汽熱田,熱水溫度為93~172℃之間,已開發為地熱電站和重要旅游景點。
太陽能:西藏自治區太陽能資源居全國首位,是世界上太陽能豐富的地區之一。這里陽光直射比例大,年際變化小,大部分地區年日照時間達3100~3400小時,平均每天9小時左右。
風能:西藏有兩條風帶,推測年風能儲量930億千瓦時,居全國第七位。除藏東地區風能資源較貧乏外,大部分地區屬風能較豐富區和可利用區。其中藏北高原年有效風速時數在4000小時以上。
礦產資源
西藏自治區已發現101種礦產資源,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有41種,勘查礦床100余處,發現礦點2,000余處,已開發利用的礦種有22種。西藏優勢礦種有銅、鉻、硼、鋰、鉛、鋅、金、銻、鐵,以及地熱、礦泉水等,部分礦產在全國占重要地位,礦產資源潛在價值萬億元以上。礦產資源儲量居全國前5位的有鉻、工藝水晶、剛玉、高溫地熱、銅、高嶺土、菱鎂礦、硼、自然硫、云母、砷、礦泉水等12種。石油資源目前也有很好的找礦遠景。
土地資源
西藏自治區土地資源豐富,總面積122萬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萬公頃;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東部和東南部也有少量分布,總面積達36萬公頃。西藏土地資源的大特點是未利用土地多,占土地總面積的30.71%,可利用潛力很大。西藏天然草地面積超過內蒙古和新疆,位居全國第一,是中國主要的牧區之一。
西藏自治區擁有宜農耕地680.57萬畝,約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0.42%;凈耕地面積523.43萬畝,約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0.31%;牧草地96934.8萬畝,約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56.72%。林地10716萬畝,約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6.27%。居民及工礦用地50.45萬畝,約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0.03%;交通用地32.92萬畝,約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0.02%;水域8291.96萬畝,約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4.85%;未利用土地54354.8萬畝,約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31.8%。
西藏自治區土地以牧草地和尚未利用的面積大,合計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88.52%,再依次是林地、水域、耕地、居民點及工礦用地、交通用地。耕地、牧草地、林地等合計面積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63.3%。西藏現有的糧食作物、果樹、蔬菜、茶葉、青飼料等種植業用地均屬耕種土壤范疇。耕種土壤面積大的是日喀則地區,占全區耕種土壤面積的37.79%;其次是昌都地區,占19.86%。山南地區和拉薩市的耕種土壤面積基本相近,分別占15.65%和15.48%;林芝地區占全區耕種土壤的8.65%;那曲和阿里地區耕種土壤面積較小,分別占1.99%和0.58%。全區74個縣有耕種土壤分布的占62個,為總數的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