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胃腸型感冒
2.1 臨床表現
胃腸型感冒主要表現為嘔吐、腹瀉、腹痛等。患者的嘔吐癥狀分為三個階段,惡心、嘔吐、干嘔等,但也有些患者不會出現惡心、干嘔的癥狀。腹瀉是一種常見的癥狀,但患者的排便次數顯著超過日常的頻率,糞便呈稀薄狀,每天患者的排便量超過200克,腹瀉可分為急性與慢性,一般急性腹瀉病程在2至3周,慢性腹瀉的病程在2個月及2至4周之內。同時患者還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引發腹腔內的臟器發生病變,主要變現為腹痛。還會伴有乏力,較為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患者機體缺少水分,免疫系統遭到破壞。
2.2 病因
導致患者發生胃腸性感冒的原因是柯薩奇病毒而引發的,還伴有細菌性混合感染。主要誘因是來自外部等刺激,待天氣冷暖變化交替時發病率較高。當溫度較低或者冷空氣刺激患者的胃腸,再加上不良飲食與不良生活習慣,就會引發患者出現胃腸型感冒。
2.3 治療
臨床上人們在患有胃腸型感冒后不能服用止痛藥物或者抗生藥物進行治療,對于此類患者進行治療可以直接選用藿香正氣劑,常見的藿香正氣制劑包括:藿香正氣膠囊、藿香正氣滴丸、藿香正氣水等。主要成分有蒼術、厚樸、藿香、陳皮、茯苓、白芷等。可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對于究竟過敏、老年人、兒童等體制較弱的患者不能使用藿香正氣水。目前在臨床上,將藿香正氣滴丸作為首選藥物治療胃腸型感冒。該類藥物主要是通過水溶提取技術將藿香中有效成分進行提取,無刺激的味道,同時服用口感較好。
3 討論
患有急性胃腸炎的患者通常是以往患有不潔凈的飲食史,同時惡心、嘔吐癥狀比較劇烈,患者的嘔吐物中常伴有刺激性的氣味,但通常不會出現發熱的癥狀。
而胃腸型感冒不是特殊的感冒,主要指消化道的癥狀,例如:腹痛、嘔吐、腹瀉比較顯著的感冒,又會稱為嘔吐性上感,通常是發生在病初期,因此往往將胃腸型感冒誤診為急性胃腸炎進行治療。在治療早期的胃腸型感冒時卡可以進行適當的補液,其他的治療方式與普通感冒相似。通過資料得知,胃腸型感冒主要是由于“柯薩奇”病毒感染而引發的,常常發生在消化功能較弱的患者中。而急性胃腸炎是由于細菌、病毒、飲食不潔凈等因素造成的。
綜上所述,兩者大的區別在于患者的不良飲食,近期是否在外食用不衛生食物,若有需要首先考慮急性胃腸炎。其中胃腸型感冒變現為上腹堵塞、食欲比較差、燒心、泛酸、嘔吐、惡心等。而急性胃腸炎在發病時會出現嘔吐、惡心、腹響、腹痛、糞便如水,同時還伴有發熱、怕寒、頭痛等癥狀。
結語:以上便是有關于胃腸型感冒的一些預付與治療。胃腸型感冒和急性腸胃炎、病毒性感冒都是與區別的,平時在家中若是不確定是否患上胃腸型感冒要是及時去醫院治療,以免耽誤病情。患上胃腸型感冒要注意飲食和護理,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