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感冒中藥療法
感冒是一種常見病。嬰兒臟腑嬌嫩,肌膚疏薄,衛外不固,機體抵抗力差;加之寒暖不能自調,易于感受外邪。常因四時氣候聚變,冷熱失常,外邪乘虛侵襲,釀成感冒。若周圍有患感冒者,則很容易被感染。
中醫認為,嬰兒感冒有風寒、風熱、暑濕之分。感冒的癥狀一般比較輕淺,在治療中中醫多主張疏風解表,通過發散祛邪達到治愈的目的。嬰兒特別是6個月以上的嬰兒,常因感冒發熱而發生驚厥,應引起高度重視。
內治法
(1)蘇葉3克、淡豆豉6克、桔梗6克、前胡5克、防風5克、荊芥3克、蔥白1小段。水煎服,每日1劑。疏風散寒。用于風寒感冒,表現為發熱、無汗、怕冷、鼻塞、流清涕。
(2)金銀花5克、連翹5克、薄荷5克、菊花5克、蘆根10克、板藍根3克、桑葉5克、桑皮5克。水煎服,每日1劑。辛涼解表,用于風熱感冒,表現為發熱重,惡風,有汗或少汗,鼻塞,流膿鼻涕,打噴嚏,咳嗽。
(3)香薷2克、扁豆10克、厚樸3克、鮮荷梗5克、鮮竹葉6克、金銀花5克、連翹5克。水煎服,每日1劑。清暑解表。用于暑邪感冒,表現為高熱,口渴,躁動,無汗.不欲飲乳,或嘔吐、腹瀉,或鼻塞、流涕、咳嗽。
中藥可治外感
從今年春夏以來,氣候一直呈現不穩定的狀況,溫差可以到十度左右,連大人都受不了,小朋友咳嗽、發燒的更是多。加上新流感H1N1風聲鶴唳,讓人非常擔心!
大人可以吃些中藥來強化體質,那小孩呢?因此臨床上常聽到父母問:「感冒可以吃中藥嗎?」或是:「我的小孩這次感冒已經連續吃3次西藥了,還是咳不停,需不需要改吃中藥,比較固本?
一般人都以為感冒吃西藥比較快,甚至懷疑中醫可以看感冒嗎?事實上,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屬于中醫外感的范疇,舉凡外來的原因,不論是風、寒、暑、濕、燥、火或瘟疫造成人體生病的,都稱「外感」,都可以用中藥來治療。
風寒感冒vs風熱感冒
常見的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可約略分成風寒、風熱兩大項。
1.風寒感冒
癥狀:會有畏風寒、發熱、鼻塞、流清涕、痰清稀、肢體酸痛、腹瀉,多由病毒性感冒引起。
中藥療法:癥狀不同,使用的藥物也就不一樣,寒癥用熱藥,所以風寒型感冒用辛溫解表的方式,例如桂枝、麻黃、葛根、荊芥、防風、藿香等,抗病毒、增強免疫力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