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熱下寒是很常見的又怕冷又怕熱的類型,還有一種也是在生活中常見的類型,一起來了解下。
即外怕冷內怕熱,主要表現為手腳是涼的,內心卻燥熱不安易上火,晚上睡覺也睡不好。一些人在吃熱食時,燥熱感更厲害,但手腳卻依然沒有溫度,明明是冬季手腳很涼,心里卻“熱氣騰騰”。
這主要是由于體內的陽氣散發的通道堵了,陽氣無法散于皮膚表層,皮膚溫度就得不到維持,淤積在內又導致內熱生成。一般經絡不通、肺氣不足、受寒著涼等因素,會使人出現這種狀況。
調理方法也很常見,要少吃熱性食物,增加運動量,最重要的是保持規律的睡眠。如果體質允許的情況下,也可艾灸,艾灸能打通經絡,疏通淤堵部位,讓內熱散發出來,外冷內熱的體質就得到了調理。
綜合來看,不管是上熱下寒,外冷內熱,本質上都和體內有經絡不通之處相關,或是在中焦,或是在其他部位,只要陰陽二氣不能互通,就會表現出又怕冷又怕熱的狀況。調理時,就可針對具體原因進行。
一個人單純怕熱,或怕冷,是相對少見的,又怕冷又怕熱卻十分普遍。相對而言,又怕熱又怕冷,蘊含的問題也更為復雜,也更為常見,更應該受到人們的關注,并找尋內在的因素,將體質調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