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怕冷,夏天身體也熱不起來?別人感冒兩三天就好了,自己卻持續一兩個星期不好?明明吃得不多,卻還是胖了起來?為什么朋友能吃海鮮,自己一吃就過敏?
這一系列的問題,在老中醫眼里,都是體質的問題。自古以來,我國就講究養生,而養生的關鍵就是要遵循自身體質。那么,如何才能分辨清楚自己的體質呢?
人的體質大體可分為九種,平和質、氣虛質、陰虛質、陽虛質、血瘀質、痰濕質、氣郁質、濕熱質、特稟質。不同的體質,都有各自的特征,也有相應的調理方法。不同體質的人如何養生?
平和質,屬于相對健康的體質,占比卻只有33%。在所有體質中,平和質是相對好的體質,體內陰陽平衡,精力旺盛,感冒好得快,體格健壯,頭發濃密旺盛,睡眠質量好,食欲正常,性格隨和,適應環境能力也很強。
平和質的人調理并不復雜,正常飲食、工作、學習即可,沒必要做過多調整,保健品之類的就盡量不要吃。
氣虛質,屬于動力不足,身體缺少能量,經常會有疲乏、沒精神、說話聲音低等表現,性格內向,不愛與人交流,典型表現這是氣短、自汗、寡言、音低、無肌肉感。感冒很長時間好不了,多半就是氣虛質。
氣虛質調理主要以補氣為主,可多吃黃豆、香菇、桂圓、大棗等健脾益氣的食物,為身體提供動力來源。
陰虛質,表現為陰液虧虛,典型表現則是“干”的征兆,比如大便干硬、口干舌燥、皮膚干燥、鼻腔干燥等。經常會有手心、腳心發熱跡象,性格也更為活潑,易失眠、虛勞、不耐夏。
陰虛調理可用六味地黃丸,同時要增加運動量,及時補充體內的水分,多吃含水量高的蔬菜、瓜果,比如冬瓜。
陽虛質,以怕寒為主,平時不敢吃寒涼食物,不能受風寒,無論男女,皆可出現這種體質,性格也更加內向。皮膚易水腫,易感風寒。
陽虛調理以溫補為主,多吃溫性食材,比如蔥姜蒜、香菜、胡椒、牛羊肉等。少碰冷水,經期少洗頭,多按摩腳底,多泡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