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正常情況下人有28到32顆牙齒,之所以不是固定的,是因為有的人會長智齒,有的人沒長,還有的人長的顆數不一樣,所以總量上有差別。
80歲時,還剩20顆才達標,對于60歲后的人來說,至少也要達到這個標準,而且應該剩得更多。根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65歲-74歲的老年人群中,存留的牙齒數量為22.5顆。
老年人口腔是否健康,有以下10個指標,不妨對照看看:
①牙齒清潔②沒有齲洞③無缺牙④牙不疼⑤沒有出血⑥牙齒排列整齊⑦牙齒和牙齦顏色正常⑧不塞牙⑨沒有口臭⑩咬合舒適。
可能按照這個標準,別說是老年人了,許多年輕人也沒有達標,比如牙齒排列整齊和沒有口臭這兩點,很多人就占了。由此也可以看出,人老了掉牙并不是必然的。
而想要老了也用于一口好牙,不能等老了之后才重視,我們現在就要學會保護好牙齒,建議大家在生活中注意做好下面這些小事:
首先,每天進行基礎的清潔,早晚刷牙是必不可少的。不是說只要刷了就行了,時間要夠,刷法也要正確,建議刷2-3分鐘,不要太大力刷。
其次,希望大家正視洗牙,它相當于是給牙齒做體檢,根據自己的情況定期進行,有助于保護牙齒,若出現問題,也能及時發現及時解決,避免拖嚴重了。
如果塞牙了,不建議大家總用牙簽剔牙,不妨改成用牙線,既可以清潔殘渣,一般也不會使牙縫變大。
牙齒健康關乎的不僅是牙齒和口腔健康,還跟其他疾病有關
它跟心血管健康有關聯,有一種牙疼就叫心源性牙痛。牙若不好,有牙周病,沒有積極治療,時間長了,細菌就可能會趁虛而入,進入血液循環系統,進而影響到心臟健康。
跟糖尿病也有關,且兩者互相影響。有牙周病,容易影響到胰島的正常功能,而對于糖友來說,也更容易出現牙周感染的問題。
結語:牙齒健康對于身體健康的影響是很大的,人老了并不是就會掉牙,在老年人口腔健康十項指標中,就有不缺牙這一點。掉牙了,不要總讓衰老背鍋,大家更要注意的是及時檢查,看有沒有牙齒和口腔疾病,早發現早治療,才能少遭罪,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有助于提高晚年生活質量,才是有益延長壽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