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思,作為人們日常生活與中醫理論中的一種負面情志,與脾臟和胃腑有著密切的聯系。長期的憂思過度會導致脾臟和胃腑的生理功能受損,產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但是,為什么憂思傷脾胃?具體是如何傷的?又該怎樣調?我們不妨接著往下看!
憂思對脾胃造成傷害是什么原因?
1、情志與中醫理論
在中醫理論中,脾胃被視為情志的儲藏器官,與思慮憂郁之間的關系密切。長期的情志憂思會因為氣機郁滯、氣血運行不順暢而對脾胃的消化與吸收功能造成影響。
2、憂思與食欲變化
憂思往往會引起食欲改變,有些人會食欲不振,導致脾胃功能減弱;而另一些人則會通過暴飲暴食來緩解憂思,給脾胃帶來過重的負擔。
3、憂思與胃酸分泌
長期憂思會引起身體緊張和壓力增加,導致胃酸分泌的增加,進而損傷胃黏膜,產生胃痛、胃炎等消化系統問題。
情緒憂思傷害脾胃的具體表現:
1、脾胃虛弱
長期的憂思使脾胃受到消耗,造成脾胃虛弱的癥狀,如胃脘不適、食欲減退、腹瀉、腹脹等。
2、消化不良
情緒憂思導致脾胃功能減弱,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癥狀,如胃脹、胃痛、惡心、噯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