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起健康方面的問題,許多人只要一看到什么強身健體方法就將其當作絕世的秘方,恨不得把每一種方法都親身試驗一遍。可是他們都忘記了還有一個叫“對癥下藥”的成語,每個人的體質不可能完全相同,只有根據自己的體質來制定合適的調養計劃才能達到佳的養生效果。
什么是體質?
中醫認為,人的體質主要分為九大類。除去比較健康的平和體質外,還有其它八種處于亞健康狀態的體質,即:陽虛體質、陰虛體質、氣虛體質、痰濕體質、濕熱體質、血瘀體質、氣郁體質、特稟體質。每個人的體質是中醫進行治療的基礎,但是每一個人的體質又不局限于其中的一種,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和飲食方式的變更往往會表現出不同的狀態。
什么是氣虛體質?
氣虛體質和陽虛體質的表現有些相似,從它們的性質上來說都屬于陰性的體質,陽虛體質常表現為熱量不足、陽氣虛弱、畏寒怕冷,盡管氣虛體質具有和陽虛體質類似的特點,但是它主要的表現還是反映在脾胃、肺腑功能的虛弱。
氣虛體質的形成原因
傳統中醫認為,體質是人在生命的過程中,以“先天稟賦”和“后天調養”為基礎所形成的生理、心理特征都相對穩定的一種固有體質。所謂先天稟賦可以理解為當一個人剛出生之時所展現出來的體質,這是由嬰兒在母親體內所決定的。但是隨著人不斷的發育、成長,每個人體質的差異性也會越來越大,這就關系到了后天的調養。在中醫的理念中,人與自然是統一的,所以產生了“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也是對人體質生動的描述。
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不能進食,或者因為早產、喂養不當等因素導致攝入的營養不足,就會導致胎兒在出生后就形成氣虛的體質。若長期過度用腦、情緒起伏不定或者營養不足也會使人形成氣虛體質。
氣虛體質的表現
1、虛胖
對于想要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氣虛體質的朋友來說,首先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體形,如果體形有些偏胖,那么就真的需要思考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屬于氣虛了。氣虛體質的人往往都比較偏胖,但是它只是看起來胖也就是虛胖而已,同時皮膚會表現出松弛光澤黯淡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