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人體內濕氣大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從而使得機體內的水分代謝功能失常,水分排不出去,長此以往,體外邪氣與體內濕氣相互作用,形成濕邪,影響人體健康。在中醫中,致病的六淫邪氣為風、寒、暑、濕、燥、火,其中濕難祛除,為可怕。那你知道你身體有多濕嗎?本文即從體濕的成因、體濕的癥狀與辨別以及體濕的調理三個方面出發為大家系統介紹下體濕的具體情況。
體濕的成因
在中醫中,脾主運化,能運化水谷,亦可運化水濕。脾喜甘、喜燥、喜陽,但若常食冷飲,寒涼便會傷及脾陽,過食甜食,則會因甜食生痰、甘生濕,從而使得脾臟為痰濕所困,長此以往,便會影響脾的運化功能,使得體內水分代謝失常,造成體濕。在中醫中,體濕分為很多種,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濕氣遇熱則成為濕熱,濕氣遇風則成為風濕,濕氣遇暑則成為暑濕,濕邪纏身,導致各種食補、食療都如同隔靴搔癢。對于體濕的成因也各有不同,具體為兩大類:脾氣虛,致水濕不運;長期處于潮濕環境中,致濕邪內犯。造成脾虛的情況具體如下:
1、過食冷飲
夏季是冷飲的熱銷期,很多人也會選擇冷飲作為御暑良方,但很多人吃冷飲毫無節制,使得寒氣侵入體內,傷及脾陽,從而影響脾的運化水濕的能力,導致體濕。
2、空調所致
炎炎夏日,為了祛暑,很多人會選擇長時間呆在空調室,或對著空調、風扇直吹,使得體汗不能外排,侵入體內,造成體濕。
3、穿著
露臍裝等會使得肚臍(名為“神闕穴”)及其背后的命門穴受到寒邪侵襲,從而傷及脾胃,也會加重體濕。
4、喝涼茶
涼茶中多含有菊花、金銀花、荷葉等性涼的中草藥,如果脾胃虛寒者喝涼茶就會造成脾胃失調加重。
5、過食涼菜(涼性瓜果)
原因同一,也是寒涼傷及脾陽。
6、長期熬夜
夜為陰,晝為陽,熬夜傷陰,容易引起陰虛、氣虛,不僅傷害脾胃,還會傷及五臟。
此外,如果人長期處于潮濕的環境當中,也會導致濕邪內犯,造成體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