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手段的進步,被以前人稱之為“死神”的天花病毒,已經不再是噩夢。但人類追求長壽的道路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新的挑戰出現,老年癡呆就稱得上現代人健康長壽的“攔路虎”,使得老人和長壽漸行漸遠,甚至會給家人增加不少麻煩,完全可以用“一人得病,全家遭罪”來形容。為什么老年人易得老年癡呆癥?
為什么人到老年,會變得癡呆?
從生理角度講,人到老年,大腦細胞已經退化,每年都在持續地衰退,對記憶力、思維能力以及各項和大腦有關的能力,都會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動作以及神經方面的能力,為癡呆的產生埋下了生理上的可能。因此,有很多人習慣于把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和動作遲緩,和癡呆劃上等號。
大的社會環境是一方面的因素,盡管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卻變得枯燥乏味起來。我國數年來堅持計劃生育,多數家庭都是一個小孩,子女長大以后,多數老年人又面臨失偶的可能,長期獨居下去,難免會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難得一次的節假日,子女回家探親,又會給老人增加情緒上的波動,那種相遇后的離別,對老人的精神狀態無疑是個打擊。
從個人角度講,老年人遇到這一問題有著自身的因素,抽煙喝酒受教育程度等都會影響到發生幾率。長年抽煙喝酒的人,要比正常人的大腦細胞衰退速度更快,發生率就會提高。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即便到了老年,依舊會用腦的習慣,越用越靈活,也就減少了發生率。當然,飲食、肥胖以及血壓等也會是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