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在祝福年歲較長的人都會說一句“長命百歲”,五十歲就恰好處在百歲的正當中。且人們在進入50歲以后,往往意味著身體機能的下降,雖然懂得東西多了眼界也寬闊了許多,但往往是身體跟不上腦子,最后對于身體的變化也只能總結為力不從心。
說實話,比起古人來說,現代人在生產水平和醫療技術的方面都完善了許多。古時候的人能夠活到4、50歲就已經算是長壽了,而現如今,只要保養得當,50歲對于我們來說也可以只是“開始”。
當過了50歲以后,在起床后做到下面這些事情就會讓我們離長壽更進一步
1、起床宜“慢”不宜“急”
清早正是身體各部位剛剛蘇醒的時候,我們起床的時候不能過于著急猛地起身。學生黨和上班族因為早晨的時間有限所以格外爭分奪秒,往往是鬧鐘一響就開始上發條。所以我們早上上學上班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頭疼的現象,其實是因為我們睡覺的時候血液循環變慢,而醒過來的時候血壓會增高。此時若是立馬坐起,大腦就會供氧不足。
年輕人身體各方面的素質都比較好,他們起得猛了尚且如此,就更別說年過半百的中年人了。許多中老人起床后猝死的原因就與這一原因有關。如果想要長壽,早上一定改掉猛地起床的習慣。正確的做法應是緩慢起身,如果沒有什么特別著急的事最好在床邊靜坐幾分鐘,這樣就不會出現頭昏的現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