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是中老年人特別容易得的一種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首先要了解中老年血糖正常值,這樣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那么究竟如何預防高血糖呢?對于降血糖好的方法就是飲食療法,那么降血糖喝什么好呢?
中老年血糖正常值
老年人血糖標準大概是什么數值?許多老年人上了年紀之后就很注意自己的飲食,嚴格控制自己的血糖,那么老年人血糖標準到底在什么數值間波動呢?
40歲以上的人群體檢,除常規空腹血糖檢測外,建議查早餐后2小時血糖,如果這兩個時間段血糖都正常,才能排除糖尿病。因為有部分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2小時血糖異常增高,如2次超過11.1mmol/l,則糖尿病的帽子戴上了。
如果血糖不正常,偏高,考慮糖耐量下降,建議適當飲食控制和適當運動,定期復查血糖。輕度的糖尿病可以通過飲食控制和適當運動控制血糖,隨著病情的進展,部分患者需要用口服藥物或胰島素治療。
老年人血糖標準
一、首先了解下血糖高一般為多少
1、具有典型癥狀,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
2、沒有典型癥狀,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應再重復一次,仍達以上值者,可以確診為糖尿病。
3、沒有典型癥狀,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實驗2小時血糖≥11.1mmol/l者可以確診為糖尿病。
二、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標
1、對于年齡在60——70歲之間,身體基本狀況比較好,無明顯大小血管并發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不管是使用口服降糖藥還是胰島素,將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強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也無低血糖風險者,可按強化血糖控制要求盡量接近上述標準以防止發生大、小血管并發癥。不少病情較輕老年糖尿病患者,僅用二甲雙胍和糖苷酶抑制劑,不需促泌劑及胰島素,血糖達到正常,也不會引起低血糖反應,這類人血糖控制目標可接近正常范圍。
2、對于年齡在70歲以上新發現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身體基本狀況比較好,無心腦血管及微血管并發癥,不應強化控制血糖水平,保持在空腹血糖6--7 mmol/L之間,餐后小時血糖8--9 mmol/L左右,HbAlc為6.5%--7.0%即可,以防止嚴重低血糖的發生而影響心腦功能。
3、老年糖尿病患者并有心腦血管疾病時,或經常出現低血糖者,這類患者承受不了強化治療引起的低血糖風險,應根據個體情況及用藥經驗,血糖保持在既不發生低血糖危險又不導致高血糖與脫水癥狀,通常的水平是空腹:7--9 mmol/L,餐后2小時:8--11.1 mmol/L,HbAlc:7.0%--7.5%,防止出現各種急慢性并發癥,保證生活質量。
4、老年糖尿病患者發生急性并發癥時,如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血糖居高不降時,應及時使用普通胰島素盡快降低血糖,但又要不使血糖下降過快,以免誘發腦水腫而使病情進一步加重。同時注意糾正脫水、酸堿平衡及電解質紊亂,待血糖下降到13.9 mmol/L時,脫水、酸堿平衡和電解質紊亂已糾正,可改為胰島素皮下注射。再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分別按上述標準控制血糖水平,有時目標要因人而異。
三、血糖儀也可能“鬧矛盾”
測出來的血糖值跟實際的血糖值有誤差,也有可能導致“血糖正常卻還是有糖尿病”這種現象的發生。
在家中監測血糖是一個良好的健康習慣,但有時候血糖儀也會“鬧矛盾”。一般家用的快速血糖儀,其準確性即血糖儀所測結果與靜脈血檢測結果允許有20%誤差,其精確性即同一樣本多次重復測量后一致程度,允許有7.5%的變異。此外,環境的溫度、濕度、非獨立包裝的試紙在開封的保管等均會影響準確性。
除了儀器本身可能存在的誤差以外,操作不當,血量不足,局部擠壓等也會導致血糖結果的準確性和精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