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到來,意味著一年中熱的時段來臨。在中醫的健康養生理念中,夏至時節是陽氣旺盛的時節,這個時節要特別保護陽氣。中老年人體質較弱,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的陽氣也會逐漸減少,如果不當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就會使陽氣受損嚴重,所以老年人夏至時節養生要特別注意養陽。那么老年人夏至時節該如何養生呢?
1、夏至飲食清淡忌肥甘厚味
a.飲食清淡:夏季陽氣鼎盛而陰生,意思是說夏季陽氣旺盛,但物極必反,陰氣開始增生。此時飲食需要清淡,多食苦味食物以達到消暑解熱的目的。除此之外,平時也可以喝一些綠豆湯、荷葉梗粥來。這樣既可以充饑,也可以解渴防暑。但因為中老年人腸胃功能減弱,所以不宜多吃,更不宜冰鎮過后食用,以免造成腹瀉、肚痛。老年人大都有一些高血壓、高血脂等老年性疾病,
b.適度喝水。夏季炎熱,人體所需的水也會增大,但老年人夏至時節不宜過度飲水,因為老年人腸胃功能減弱,如果過度飲水,會造成胃液過度被稀釋,無法殺菌,容易引發疾病。除此之外,老年人可以適度補充一些鹽水,多吃一些含鉀元素比較多的食物,如蕎麥、玉米、紅薯、大豆香蕉、菠菜、莧菜、香菜、油菜、甘藍、芹菜、大蔥、萵筍、海藻類、鮮豌豆、毛豆等。
2、夏至時節老年人可以多進行戶外活動補充陽氣
夏至陽氣旺盛,老年人可以多進行一些戶外鍛煉,補充陽氣,強身健體。老年人鍛煉可以選擇打太極拳、散步、慢跑、釣魚、揉揉腿、拍拍手來舒經活血,但切記不可過度疲勞,夏季炎熱,日照時間長,所以老年人鍛煉好選擇清晨,此時空氣清新,氣溫適宜,對老年人健康十分有益。憶百孝心網的營養師表示老年人應避免炎熱的時段出門,以免中暑。
3、夏主養心,需靜心養氣
自古有夏季養心的說法,夏至時節,天氣炎熱,日照長,人難免會心浮氣躁。容易使人精神緊張,心理、情緒波動起伏,加上高溫使機體的免疫功能下降,病人很可能出現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即便是健康人,也可能出現情緒暴躁等現象。所以養心也是防止情緒起伏,甚至預防疾病發生的好辦法。老年人夏至養生宜心靜。
4、早起晚睡中午補覺
夏至時節應晚睡早起,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除此之外,適當的午睡可以補充睡眠的不足,也能有效預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臟疾病的發生。《黃帝內經》云:“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寐。”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子時和午時都是陰陽交替之時,也是人體經氣“合陰”及“合陽”的時候,有利于養陰及養陽,夏至時節既需要養陽也需要護陰,老年人養生睡眠很重要。
5、老年人夏季不宜冷水洗澡
老年人在炎熱的夏季也不能用冷水洗澡,人體經過冷水的刺激,會產生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肌肉收縮、精神緊張等一系列刺激反應,這對身體相對虛弱的老年人來說,這些反應有可能導致心臟停止、血壓過高等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