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老年抑郁癥和老年癡呆癥
老年人面臨突然出現的重大精神刺激,在一段時間內發生情緒抑郁乃是正常現象,并非系病態。只有出現持久的抑郁癥狀,并且向嚴重程度發展時,才能考慮到是否得了該病。另外,人到老年,會罹患老年癡呆癥,而有些老年期抑郁癥患者,當病情發展到嚴重階段時,病人的思維和動作都會受到抑制(尤其是思維抑制),此時會出現類似老年性癡呆癥的臨床表現。所以,對這類病人,尤其要注意鑒別“假癡呆真抑郁”情況的存在,以免貽誤病情,貽誤治療,影響康復。那么,如何區別老年期抑郁癥和老年性癡呆癥呢?以下五點,可供參考:
一、老年抑郁癥起病較快,發展迅速;而老年性癡呆則起病緩慢發展也緩慢。
二、老年期抑郁癥的抑郁癥狀持續較久;老年性癡呆癥患者的情緒變化多,不穩定,變幻莫測,猶如幼童。
三、老年期抑郁癥患者的智能障礙為暫時性的、部分性的,每次檢查的結果均不相同;而老年性癡呆患者的智能損害是全面性的,而且呈進行性的惡化。
四、老年期抑郁癥患者并無中樞神經系統的癥狀,腦CT檢查也無陽性發現;老年性癡呆病人的情況就不是這樣了,他們可有中樞神經系統的癥狀、體征。不少病人還有高血壓、動脈硬化或“小中風”的病史,腦CT檢查可發現有不同程度的腦萎縮或(和)腦梗塞的表現。
五、用了抗抑郁藥物后,老年期抑郁癥病人會病去體愈,恢復病前談笑風生、談吐自如的神態;而對于老年性癡呆癥患者來講,抗抑郁藥物就不起任何作用了。 當然,有部分老年性癡呆癥患者,在病程的早期,也可出現抑郁癥狀,頗像“老年期抑郁癥”,到了病程的中、晚期,才露出老年性癡呆的“廬山真面目”。對此尤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