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防治老年人便秘
(1)糞便滯留壓迫腸道,使人感到腹部飽脹不適,影響老年人的食欲。
(2)糞便中未消化的蛋白質被細菌分解后,許多有害物質會被人體吸收,如果超過肝臟的解毒能力,可引起中毒癥狀,如精神淡漠、疲乏頭暈、食欲減退,甚至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呼吸抑制等。
(3)便秘還會引起脫肛、子宮脫垂、疝氣、痔瘡、小便失禁等繼發病。
(4)對患有肺心病、冠心病、哮喘、高血壓、腦血管病的老年人,便秘還能加重病情,特別是大便努掙不下,往往引發腦出血、心絞痛等。因此,保持大便通暢,對老年人尤為重要。
那么,老年人便秘中醫應如何防治呢?具體說來,有以下幾點:
生活指導養成早餐后定時排便習慣,可加強胃一腸反射。適當增加運動(如散步、打拳),加強膈肌和腹肌的鍛煉,可增強腸胃的蠕動,有助于排便。
按摩
排便時從盲腸經橫結腸向降結腸做按摩。有助于順利排便。此方還可在床上進行,方法是,仰臥在床上,用右手掌根部緊貼腹壁,左手疊在右手背上,雙手用力,按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的順時針方向循環按摩。手法從輕到重,每2秒按摩一圈,一般到100次左右可出現便意。
壓穴療法排便前,用雙手各一指壓迫或揉摩迎香穴(鼻翼兩側的凹陷處)5-10分鐘,可幫助排便。也可按壓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數分鐘。按揉穴位應以自我感覺到穴位處酸麻為宜。
運動療法選一較寬闊場地,站立,兩腿分開約30厘米。先將右手臂自前向后搖擺轉動0-100圈,再換左臂搖擺轉動60-100圈,一般在未進行完畢時即可有便意。
飲食調理每晨空腹飲一杯冷鹽水有通便作用,但有高血壓、腎炎和心衰的老年人,可用冷的牛奶代替。汽水、啤酒等含二氧化碳的飲料,麻油、牛奶等富含脂肪酸的食物,味酸的楊梅、菠蘿等含多量有機酸的水果,粗糧(蕎麥、糙米)、蔬菜(蘿卜、土豆)、海藻等含多量植物纖維的食物,乳糖、蜂蜜等含糖量多的食物等都對結腸壁有化學性或機械性刺激作用,能促進腸蠕動,促進糞便下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