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天氣多變,容易引發多種疾病。初春的時候,氣溫還沒有回升,這時候大家好做好保暖的工作,不要減少衣服,這樣才能避免一些疾病的出現。那么對于體質虛弱的老人來說,怎么做可保護老人春季健康呢?
春季大地回暖,很多老人開始脫掉厚重的棉衣,但是春季天氣多變,容易導致多種疾病。那么對于老年人來說,如何“春捂”得當減少疾病的發生呢?
“春捂”應該捂哪里呢?重點就是腿和腳。由于屋子里有暖氣,所以很多人習慣減衣服時先減掉幾條褲子。然而,因為人體下半部的血液循環要比上身差,容易遭到風寒侵襲,尤其是老弱病殘者,極易導致關節病、心血管疾病等。
近年來,醫療氣象學家對“春捂”有了更科學、更具體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供人們在實踐中便于“操作”的數據。
1.把握時機:冷空氣到來前一兩天預備
醫療氣象學家發現,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風等,在冷空氣過境時也會驟然增加。因此,捂的佳時機,應該在氣象臺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一兩個小時,再晚便是雨后送傘了。
2.把握氣溫: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
研究表明,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而需要“春捂”的人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
3.注意溫差:日夜溫差大于8℃是捂的信號
春天的氣溫變化無常,前一天還是春風和煦,春暖花開,剎那間則可能寒流涌動,日夜溫差大于8℃時是捂的信號。
4.持續時間:1~2周恰到好處
捂著的衣衫,隨著氣溫回升總要減下來。但減得太快,就可能出現“一向單衫耐得凍,乍脫棉衣凍成病”。醫學家發現,氣溫回升后,得再捂7天左右,體弱者或高齡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體才能適應。
春季老人吃哪些食物好
春季養生吃什么?老人春季要如何養生?適合老人吃的食物有哪些?
春季老人的飲食要十分注意,如果飲食不當對老人的身體會造成一定的危害,那春季老人吃些什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