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舌生瘡的檢查與鑒別
口舌生瘡,也就是口腔潰瘍,是口腔粘膜疾病中常見的潰瘍性損害,有周期性復發的特點。口舌生瘡或潰爛、出現局部疼痛的口腔病。部分患者常反復發作,甚至潰瘍久不愈合。多由心脾積熱,外感熱邪,或脾胃濕熱,陰虛陽亢所致。古代文獻中,又稱此病為口破、口疳、口瘍,發生在舌的稱舌瘍。相當于西醫的口腔潰瘍。瘡瘍皆屬于火,但有實火與虛火的區別,如因煙酒不節,或多食肥甘厚味,留滯生熱,或外感風熱、濕熱之邪,入里化火,或情志郁結,久而化火,多屬實火;素體陰虛,熱病傷陰,或睡眠不足,長期疲勞而致人身體衰弱。
1、輕型口舌生瘡
好發于口腔粘膜角化差的部位,初起病變處敏感或出現針尖樣大小或稍大的充血區,短期內即形成直徑在2~4mm左右,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晰的淺小潰瘍。中心微凹陷,表面覆有一層淡黃色假膜,潰瘍周圍黏膜充血呈紅暈狀,其底捫之不硬。潰瘍數目一般為2~3個左右。潰瘍形成后有較劇烈的燒灼痛。有自限性及復發史,愈后不留瘢痕。
2、皰疹樣口舌生瘡
亦稱口炎型口舌生瘡。此型除潰瘍小、數目多可達20~30個外,其余與輕型復發性口舌生瘡表現相似。潰瘍散在,分布廣泛,黏膜充血明顯。有劇烈疼痛及伴有頭痛、發熱、局部淋巴結腫大等。
3、腺周口舌生瘡
好發于唇內側及口角區粘膜,潰瘍多單個發生,且大而深,呈“彈坑”狀,邊緣隆起,底不平微硬,病程長,愈后可留下瘢痕。
4、白塞綜合征口舌生瘡
若已出現口,眼及生殖器,皮膚損害時,則應結合其他系統損害分析并進行診斷
5、型復發性口舌生瘡
亦稱復發性壞死性黏膜腺周圍炎或腺周口舌生瘡,為各型中嚴重的一型。潰瘍常單個發生,2個或2個以上者少見。好發于唇內側及口角區黏膜。初起時潰瘍與輕型復發性口舌生瘡相同,但其直徑逐漸擴大至1~2cm,并向深層發展至黏膜腺。潰瘍為紫紅色或暗紅色,邊緣不規則,呈瓣狀隆起,中央凹陷,似“彈坑”。底不平、微硬、呈小結節狀,潰瘍周圍紅暈,局部有劇烈疼痛及可伴局部淋巴結腫大、發熱等。病程常在月余以上。愈后遺留瘢痕,嚴重者可形成組織缺損或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