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徽菜
徽菜,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它以古徽州菜肴為代表,由皖南、皖江、皖北、合肥、淮南五大風味構成。徽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國飲食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徽菜有以下特點:以成鮮為主,突出本味;擅長燒、燉、燜、蒸、熏等技法,向以講究火功、巧控火候而著稱,具有濃郁的地域和人文色彩,文化底蘊十分豐厚,講究食補與養生,但不同于在菜肴中配以藥材烹調的“藥膳 ”。總之,徽菜的特點可用“三重一講”來概括,即重本味、重火功、重文化、講食補。
徽菜的代表菜肴
腌鮮鱖魚(即屯溪臭鱖魚)、胡適一品鍋、無為熏鴨、符離集燒雞、李鴻章雜燴、朱洪武豆腐、奶汁淮王魚、問政山筍、八公山豆腐、中和湯、蕭縣葡萄魚、三河酥鴨、素鴨脯、績溪干鍋燉、阜陽板雞、清燉馬蹄鱉、黃精燉雞、亳州鹵兔、老任橋牛肉等
菜:3000余品種佳肴讓你欲罷不能。
隨著現代經濟的高漲,皖南的旅游餐飲業也得到了新的發展,其中得益于徽菜的強力吸引。
在績溪,當地人民對傳統徽菜進行了全新的繼承和開發。在這里,有依托障山大峽谷景區的“伏嶺十碗八”,有依托龍川景區的“龍川九碗六”農家樂,還有依托胡適故居景區的“上莊一品鍋”等等,這些都具有濃郁的傳統徽菜特色,就連以“撻馃”和各色“水餡包”為主的地方小吃也深受外來游客的歡迎。
據有關方面的統計,現在流行的由績溪廚師原創的傳統創新徽菜品種多達3000余種,如一品鍋、冬瓜魚鍋、沙地馬蹄鱉、金銀蹄雞、時雨雞絲、石耳燉雞、石耳豆腐丸、雙味石雞、紅燒石斑魚、干鍋燉、勞模紅燒肉、櫻桃肉、珍珠圓子、楊梅圓子、掌上明珠、徽式醬排、鯖魚劃水、清炒鱔糊、臭桂魚等等。
有名氣的小吃、點心有100余種,如香椿拓馃、蕨粉馃、筍馃、壽桃馃、艾草馃、灶馃、水餡包、冬瓜包、南瓜包、拓鮮、薄拓鮮、蒸糕、糊湯、燜粉、麻糍、夾沙羊尾、掛面、葛粉圓子、徽州粽子、殼餅、麻酥糖等等。眾多的創新徽菜把皖南餐飲界映照得格外明亮。近年流行的“看黃山美景,品績溪徽菜”的語句,正在從一個口號變成一種時尚。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績溪都以輸出廚師而聞名,由此獲得“徽廚之鄉”的美譽。據邵之惠先生統計,近兩百余年來,僅古徽州績溪一縣就在全國14個省市開辦了徽菜館達631家之多,從廚者逾萬人。
到目前為止,績溪仍是徽廚集中的縣份,據不完全統計,活躍在全國各地餐飲崗位上的績溪徽廚有四、五萬之多。
目前,僅杭州市從事餐飲業的績溪人就達3000余人,在省城合肥,以績溪縣名冠名的徽菜館就有數家;在黃山市各餐飲酒店中,績溪徽廚的比例占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