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產地
1、大約從公元前1100年起,源自中亞高加索山脈的葡萄酒開始傳到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這些后成為真正原產家園的國家。我們把這些擁有悠久釀酒歷史的傳統葡萄酒生產國稱作“舊世界國家”,也就是歐洲版圖內的葡萄酒產區。
2、舊世界國家主要包括位于歐洲的傳統葡萄酒生產國,如法國、意大利、德國、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東歐國家。它們大多位于北緯20—52度之間,擁有十分適合釀酒葡萄種植的自然條件。
冬暖夏涼、雨季集中于冬春而夏秋干燥的氣候以及優質的土壤等自然條件,讓這些國家在葡萄酒種植和釀造上占有先天的優勢。從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三國葡萄酒年產量近乎占世界葡萄酒生產總量的60%便可見一斑。
3、工業革命以后,世界經濟加速發展,迫使人們開始探索歐洲之外的廣大土地。
世界的探索活動在促進全世界的交流與融合之時,也為葡萄酒的發展開辟了另一番新天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后,歐洲強國開始大肆進行殖民擴張。
隨著殖民的擴張,歐洲新移民潮帶到當地種植的歐洲葡萄品種,傳抵至南美洲,進而到達了如今的美國、新西蘭等地。葡萄酒產區一直蔓延到我們所謂的“新世界國家”。
4、新世界國家以美國、澳大利亞為代表,還有南非、智利、阿根廷和新西蘭等歐洲之外的葡萄酒新興國家。
的產區有美國的加州,其精華區為納帕谷(Napa Valley),該區所產的頂級Cabernet Sauvignon紅酒 ,在兩度美法頂級酒盲品對決中打敗法國頂級酒,讓美國酒因此而聲名大噪。
還有憑借結冰葡萄釀制的冰酒而聞名全球的加拿大以及源自法國羅訥河谷而在澳洲發揚光大的西哈葡萄釀造的澳洲葡萄酒等。
5、與舊世界產區相比,新世界產區生產國更富有創新和冒險精神,肩負著以市場為導向的目標。
新世界酒莊是消費主義文化,大多輕松直白,果香在開瓶之際就濃重而澎湃。其實,在很多細節上都可以感受到新世界葡萄酒的新意,甚至能夠在新世界葡萄酒的酒瓶上看到漫畫和三維標簽。再比如,國際市場不僅有傳統的玻璃瓶包裝,還有新世界葡萄酒罐頭包裝和利樂包裝的現象。
而對于精品葡萄酒,包裝上的差別也開始有了一個新的趨勢。以前一般都是使用傳統的軟木塞,而越來越多的酒商,尤其是新世界的酒商,開始采用螺旋塞。另外,采用有機種植是新世界酒莊的一個趨勢。
6、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新世界產酒國是無規可循的。雖不像法國等歐洲國家從法律上對葡萄酒的等級進行劃分,但新世界國家也有自己的分級制度。
比如美國,其在借鑒原產地概念的基礎上,根據本國葡萄酒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符合自身需求的美國葡萄酒產地(AVA)制度。AVA產地制度,成功保護和規范了葡萄酒生產。需要說明的是,雖然產業化在新世界也許是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但這并不代表全部。
在一些的優質產區,各個酒莊對釀制流程和工藝上的要求甚至比舊世界還要嚴格。比如在納帕谷,采用人工采摘葡萄的酒莊就有很多,在第一時間過濾掉不好的葡萄,保證釀造的品質。
同時,因為納帕谷在1986年就已經成為了美國第一塊農業保護區,因此它擁有全世界葡萄酒產區范圍內全嚴格的土地使用和環境保護規則。
7、斯洛文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