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社會義務的事情都是極力倡導的,比如說獻血,那對于輸血這個問題您了解多少呢?電視劇里面經常演繹的親戚相互輸血您信嗎?您知道直系親屬不能輸血嗎?您知道輸血的注意事項是什么嗎?今天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什么是互助獻血的知識,感興趣的您趕快來看看啊。
直系親屬不能輸血
為什么直系親屬不能相互獻血?
直系親屬之間不能相互獻血
上周,浙江金華武義公安局民警在自己的個人微博上發了這樣一條信息:直系親屬之間不能相互獻血,被電視劇坑了!發生意外,親人相互輸血在電視劇里屢見不鮮。
但專家表示直系親屬不能相互輸血是一個醫學常識。因為輸血時可能會引起輸血并發癥,血緣關系越近,發病率越高,死亡率高達90%。而丈夫不宜給妻子輸血,可能發生新生兒溶血病。
這條微博迅速被網友轉發和評論,短短幾天已被轉發30807次,收獲4510次評論。大多網友表示在電視劇中看到過親屬間獻血的場景,但是有沒有危害卻并不清楚;還有人希望專家能出面解釋一下真相是什么;也有小部分網友質疑這條微博的真實性,要求拿出論據。
直系親屬輸血安全
事實:直系親屬輸血,易產生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進展快,病死率高
專家說,輸血其實就是移植的一種。既是移植,必然會伴隨著一系列可能發生的免疫反應,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就是其中的免疫反應之一。
輸血就等于受血者身體迎來許多“外來客”,非親屬供血者的血液中的免疫活性淋巴細胞容易被受血者識別和排斥,若是親人間,特別是直系親屬,“外來客”相貌更為相似,加上受血者免疫能力低下,不容易識別和排斥這些外來的淋巴細胞。這些“外來客”會在受血者身體里分裂、增殖,把受血者的淋巴細胞視為異物加以排斥,進而攻擊受血者的免疫系統。
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病情嚴重,進展快,病死率高。這種病發生在非親屬受血者身上的概率非常小,但如果血緣關系越近,它的發生概率會越高。因此,如果親屬間輸血,就可能不是救命而是害命。
楊芳年說,即使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當受血者實在需要使用親人血液時,通過一種叫輻照的技術,可以將有活性的免疫細胞給殺死、滅活后才輸入。
互助獻血將用于親屬
事實:病人需要輸血時,往往用的是更早采集到的其他無償獻血者的血液
當病人要動手術時,醫院有時會動員其親人去獻血,這叫“互助獻血”,不過,別認為互助獻血就是獻血給自己的親屬。
事實上,互助獻血和直系親屬間相互輸血不是一回事,曾曉新說,根據采供血流程及“先進先出”的用血原則,家屬獻血不會直接用于患者治療中。
互助獻血的血液須經血站多步驟檢驗合格,才由血站統一調配使用,這要幾天時間,此時病人往往已經動手術了,用的是更早采集到的其他無償獻血者的血液?;ブI血,可讓病人在同等條件下,根據政策優先用血。
電視劇中,一人挽袖獻血,后直接輸血到患者體內,這在現實中也是不可能的,因為醫院用血都是由血站統一采集并調配,未經檢測或者檢測不合格的血液,不得向醫療機構提供。未經處理的新鮮血液,可能會含有各種病菌、病毒等。
輸血應多多益善
事實:提倡合理輸血和成分輸血,避免濫用血以保證輸血安全
血液珍貴,一些病人會誤認為輸血可補充營養、增強體質,輸血應是多多益善。
其實不然,廈門市中心血站相關負責人說,輸血風險不可避免,能不輸血盡量不輸。輸血可以救治病人,但也可能引起輸血不良反應及傳播病毒性疾病,因此,提倡合理輸血和成分輸血,只給患者輸其需要的血液成分,該輸紅細胞的時候,只輸紅細胞,要輸血小板時只輸血小板,選擇成分輸血,避免濫用血以保證輸血安全。
異體輸血有風險,安全的方式就是輸自己的血,就是一些擇期手術且符合自體輸血指征的病人,在術前采集并儲存自身一定量的血液以供手術中使用,減少異體輸血帶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