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到來,天氣漸涼,晝夜溫差很大,抵抗力下降,發燒感冒就容易出現。很多人一發燒就吃藥,或者直接到醫院掛點滴,自認為這樣就好得快。實際上這樣很容易導致自身的抵抗力下降,更易生病。許多人并不知道高燒低燒的區別,什么是低燒?什么是高燒?如何正確治療發燒?由小編為大家詳細說明一下。
發燒的原因及各種表現
發燒又稱發熱,一般表現為體表溫度超過正常溫度,或者自身感覺不適的情況,是體溫調節中樞和體溫中樞功能紊亂等原因引起的產熱過多或散熱減少。正常人體溫一般為36~37度,成年人早上在安靜狀態下的口腔體溫在36.3~37.2度;肛門內體溫36.5~37.7度;腋窩體溫36~37度。一般體溫計測腋窩體溫超過37.2度。
發熱的原因有很多,像各種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等是常見的原因,其次就是結締組織病(即膠原病)、惡性腫瘤等。其實發熱不是百無一用,它對人體有害也有利。發熱的時候,人體的免疫功能明顯增強,有利于清除病原體和促進疾病的痊愈。它不是一種疾病,只是一種癥狀,是疾病的標志之一。因此,當體溫不是太高時,可以通過多喝水來減少發熱帶來的不適感。
按體溫狀況,發熱分為:低熱:37.4~38度;中等度熱:38.1~39度:高熱:39.1~41度;超高熱:41度以上。不同的發熱程度有不同的治療方法。
發燒的治療方法
一、物理降溫
物理降溫的作用是能夠迅速、安全地降溫,尤其適用于高熱。在做物理降溫時要注意:每隔20到30分鐘應該量一次體溫,同時要注意發熱者的呼吸、脈搏以及皮膚顏色的變化。物理降溫主要有冷熱敷法、酒精擦浴、溫水浴等。
1、冷熱敷法
如果體溫過高,可以采用冷敷幫助降低體溫。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塊濕冷的毛巾,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時,應更換一次,反復直到燒退為止。平時不大使用的冰塊這時候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將冰塊包在布袋里,放在額頭上來降溫。
如果體溫不是太高,可以采用熱敷來退燒。用熱的濕毛巾反復擦拭病人額頭、四肢,使身體散熱,直到退燒為止。但是,如果體溫上升到39℃以上,一定不要再使用熱敷退燒,應以冷敷處理,以免體溫繼續升高。
2、酒精也可以幫你降溫
其實,我們在很多影視劇里就看過類似方法,小朋友高熱不退,家長就用酒精擦拭全身,這種方法就是酒精擦浴。我們知道酒精易揮發,而蒸發氣化是需要帶走熱量,所以采用酒精擦浴可以起到降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