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發變黑發的養生原理
現在白發現象已經不僅僅是年齡的象征了,而是越來越普遍,無論男女老少,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白發現象。這種現象給一些人群帶來了許多煩惱。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種結果呢?今天我就從中醫理論上給大家分析一下白發現象:
中醫講,腎藏精,其華在發,肝藏血,發為血之余,精血不足,黑發不生。意思是說毛發的營養雖然來源于血,其生機根源在于腎。體內腎氣的盛衰在外部的表現能從頭發上顯露出來。頭發隨著人的一生,從童年、少年、青年、壯年到老年的演變,均和腎氣的盛衰有直接和密切的關系。
腎對毛發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三種形式。第一,腎藏精生血液,營養毛發;第二,腎藏精生元氣,激發促使毛發生長;第三,腎精通過督脈和精氣作用而充養毛發。人體腎精充足,頭發則發育正常,表現為濃密、光亮、柔潤;反之則稀少、枯萎、不澤。故中醫美發第一法即為補腎。
肝藏血,意思是說血液的正常運營,以及貯藏、調節,與肝密切相關。只有肝功能正常,全身各臟器及毛發才能得到血液的滋養。另外,肝主疏泄,當肝失疏泄,氣機郁結時,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毛發營養供應受阻。
血對毛發起營養作用。血營養全身組織和器官,同樣也對肌膚、毛發起營養作用。血的運行,必然需要在氣的推動下,上注于肺,行于經脈之中,均勻地分布于全身。“發為血之余”,血氣旺盛,則毛發也旺盛,血氣虛虧,則毛發枯萎、稀少或脫落。
由于血氣和毛發關系密切,故當各種原因造成血液病變時,如血淤、血熱、血燥等,將會引起毛發的病變,如脫發、白發等。
因此頭發疾患是許多疾病的重要癥狀。
如人的心、肝、脾、肺、胃、腎的疾病,內分泌疾病,神經系統病,心理疾病,血液和循環系統疾病、頭部皮膚疾病等,都會不同程度地反映在頭發上。頭發和毛囊所需的一切營養,均由毛囊底部的毛細血管中的血液提供,人一旦精血虧虛,頭發就沒有充足的營養,那么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毛囊得不到充足的營養,其中一種情況是合成黑色素能力減弱,因而出現白發。醫學研究證明,精血雙虧、肝腎受損,臟腑失調,就是白發的根源。頭發早白、枯黃、大量脫落,說明身體內部有問題了,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及時采取措施,可以避免體內疾患進一步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