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體質者別打耳洞
疤痕體質的人尤其容易長疤痕疙瘩。隨便打個耳洞或有一個小針眼、小傷口,都會逐漸長大,從一個小肉粒慢慢長成一片大疙瘩,難看不說,還又癢又痛,讓人難以忍受。很多人都希望“一切了之”,可專家表示,疤痕疙瘩光切還不行,術后必須進行放射治療,否則,術后疤痕疙瘩很容易再復發,并且會長得比原來更大。
疤痕疙瘩好發三部位
疤痕體質的人并不是全身都會長疤痕疙瘩,通常前胸、肩膀、耳垂是好發部位。在這些部位,長暗瘡、打針或種痘、扎耳洞、文身等,但凡皮膚有創傷,愈合后就容易長出突起的紫紅色疤痕疙瘩。隨著時間延長,疤痕疙瘩會逐漸向兩邊擴展,看上去像蝴蝶一樣。病人往往感覺又痛又癢,難以忍受,從而導致情緒煩躁,不能安睡,對日常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響。
切疙瘩術后要及時放療
對疤痕疙瘩一般多采取手術切除的方式,來達到整形美容的目的。然而,很多人在手術后卻出現了復發,甚至疤痕疙瘩長得比以前大幾倍。這是為什么呢?疤痕疙瘩就是一個良性腫瘤,腫瘤細胞會不斷長大,而經手術刺激后,腫瘤細胞的生長會更加迅速,因此,手術后24-48小時內必須進行放射治療來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否則,過了這個時間,細胞對射線不敏感,就會影響放射治療的效果,導致疤痕疙瘩復發。
對于小的細長的疤痕疙瘩,預計縫合沒有太大張力的,醫生主張在手術后24小時內(耳朵的疤痕疙瘩的術后放療可以延長到術后48小時內)開始進行放射治療,一般連續做7-10次,每天1次。
至于圓形或較大的疤痕疙瘩,直接縫合有明顯張力。為此,醫生通常要從患者的肚皮、大腿或上臂內側取皮,移植到疤痕疙瘩切除所留的缺損處。包扎之前做放射治療1次。傷口縫合包扎7天后還要連續做7-10天的放射治療。
增生性疤痕常見于關節活動處,因皮膚張力牽拉導致疤痕增生。很多后生兩腮長暗瘡,越長越多,越長越大,就屬于這類疤痕。它和疤痕疙瘩很相似,但癢痛感不如疤痕疙瘩那么明顯,也不會有“蝴蝶樣改變”。對它可以采取手術+放療的方式治療,放療1周左右即可。
剖腹產疤痕也可表現為發紅、發癢、凸起,和疤痕疙瘩類似,但它可以很多年不退化,也不會越長越大,介于普通疤痕和疤痕疙瘩之間。這類疤痕采取手術+放療的方式效果很好,放療一周左右即可。
疤痕疙瘩手術別隨意
在皮膚沒有張力的狀態下,按上述方法處理疤痕疙瘩可以達到完全治愈。但專家提醒,若不愿接受放射治療,建議不要輕易動手術,以免疤痕疙瘩越長越大。可以嘗試注射治療,即注射糖皮質激素,能暫時減輕癥狀,軟化瘢痕。
疤痕體質的人并非不能做整形美容手術。除了對疤痕疙瘩好發部位的皮膚要特別注意保護,盡量避免傷口外,雙眼皮、抽脂等手術都不會引起疤痕疙瘩,只是手術后的痕跡退化會比較慢,如果感到難以接受,還是應慎重選擇手術。
結語:好好的皮膚誰都不希望出現一些疤痕,因此大家平時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不要總是出現一些小傷。傷口的處理一定要及時,這樣才能將傷害降到低。上述就是關于傷口和疤痕的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