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
一般而言,對于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的人群應該提早關注,一旦患者頸部超聲發現頸動脈血管狹窄或者有斑塊形成,應該盡快去相關神經內科進行咨詢,因為這可能是腦中風的高危險信號。而對于有頸動脈狹窄,并有反復出現腦缺血發作的患者,可以直接前往開展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的神經外科中心進行相關檢查。總之,預防中風不但要控制飲食,改善生活方式,進行藥物預防,更重要和直接的是合理的手術預防。
坊間傳言:嗝可能是許多惡性疾病的先兆哦!
研究報告
打嗝其實是人類在進化演變中從老祖宗那里繼承而來的技能。法國的科學家發現,打嗝很可能是來自兩棲類祖先的遺留。他們發現人類的打嗝和某些依然保有鰓的兩棲動物很像,水泵入鰓時,這些動物也要通過擠壓口腔、關閉聲門來阻止水進入肺中。
而加拿大的一個呼吸研究團隊也認為,就如同呼吸、咳嗽以及走路等行為都有神經回路在運作,我們體內可能也有個制造打嗝的神經回路,很可能是過去演化階段所遺留下來。比如,蝌蚪發育到一半時,同時具有呼吸空氣的肺,和從水中吸取氧氣的鰓,研究發現在這階段,蝌蚪口部的壓力泵活動幾乎與打嗝是一樣的。
然而,也有研究表明:連續不斷的打嗝,很可能是惡性腫瘤的先兆。
連續不斷打嗝加上體重減輕及吞咽困難的癥狀,可能是患上食道癌的警告信號。愛爾蘭都柏林詹姆士·科勞里紀念醫院的湯姆·沃爾什教授當日在愛爾蘭皇家外科醫學院的一次會議上表示,一些食道癌患者說他們都曾出現過持續打嗝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