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常搖動頭部
先雙手叉腰,閉上眼睛,垂下頭,然后慢慢向右扭動,直至恢復原位為1次,要做6次。之后反方向重復以上動作。經常做這動作能防止頸椎增生,很適合經常埋頭苦干的白領。
4、時時搓搓腳
用右手搓左腳,用左手搓右腳。然后由腳跟向上到腳趾,再向下搓回腳跟,這動作為一次,做好做數十次,可以治療失眠,幫助控制血壓,非常適合保健。 養生方法有很多,但是也有一些錯誤的養生觀點,我們要學會慧眼識珠,入如果養生方法不對,不僅起不到養生功效,反而可能會傷害到身體的健康。
中醫養生的四個誤區
食療能“百病皆除”
中醫養生我們老是講“五谷為養,蔬果為助”,它的意思就是人體的主要營養是要五谷雜糧來維持,蔬菜是用來補充人體其他的營養。中醫養生分內養和外養,內養養的是精、氣、神,外養就是皮肉、筋骨。
中醫特別注重的是內養,而現在所謂的養生專家,講的都是外養,比如怎么吃,怎么鍛煉。如果內養出了問題,用吃的方法來解決,是無稽之談。
“依葫蘆畫瓢” 養生
中醫強調治病要“因證而異”、養生要“因人而異”,切忌“依葫蘆畫瓢”。
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是一樣的,所以每個人的養生方法也是不一樣的。中醫養生很講究辯證治療,如進補就要通過望、聞、問、切,分清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再采用補氣、補血、補陰、補陽的方法對癥下藥。
年齡不同、季節不同、身體狀況不同,使用的保健藥物就會不同。
選擇養生方法或保健藥物,好請專業醫生進行體質評判,再養生。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養生方法。
保健選擇休閑場所
近年來,按摩、針灸、刮痧、拔罐等中醫技法成為很多休閑會所、美容院、洗浴中心、減肥機構的推崇亮點。
醫生是治療很重要的一環,好的醫生能很輕松的診斷出病癥,但是如果有些私人單位的醫生不懂醫理,只是掌握了部分穴位和按摩手法,不可能檢查出病人是否存在哪些系統性疾病。
病了再養生
中醫自古以來,重在“治未病”,強調無病防病。不少人自認為身體健康,體檢什么病都查不出來,就不需要養生之道。其實不然。
中醫講究調理,養生重在生活方式。人要恬淡虛無,保持好的心理狀態;其次,起居有時。不規律的生活方式已成為時代病,也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及亞健康的成因之一。
飲食有節,不暴飲暴食,或胡亂節食,不偏食、營養均衡是養生的重要一環。后是運動有度。中醫很早就有運動養生說,但強調“不可使之過極爾”。散步、太極拳、五禽戲等都是較好的運動方式。
中醫養生戒除七種不良心理
1.自私心理
私心太重,斤斤計較,以自我為中心,世上的好處自己撈完才心甘,否則就怨天怨地。有這種心理,整天勞心傷神,寢食不安,必然危害身心健康。
2.嫉妒心理
"人比人,氣死人",任何人都不能比自己好,這樣的思想是要不得的。不僅非常容易會在同行、同事、鄰里和家庭之間產生摩擦,也會讓自己每天生活的郁郁不得志。
3.貪婪心理
重財重利,貪欲無度,勞心傷脾,則百病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