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以來,依據肌酸酐值和年齡性別計算出來的“eGFR”(推算系球體過濾量)作為檢測腎臟功能的指標受到了重視。eGFR指標的確很好,但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尿蛋白。尿液里出現蛋白質泄漏就是腎臟可能發生了某種異變的一個標志。
接受醫生診斷,檢驗出尿蛋白,但對此置之不理的大有人在。他們天真地認為,反正不痛不癢,看起來也沒有大的異常,就滿不在乎。但像這樣置之不理的話,腎功能就可能逐漸惡化,應該加倍注意。
一定要注意尿的顏色。排出鮮紅色的尿液或是如可樂一般褐色的尿液,好去接受醫生的檢查。那就是所謂的血尿。
尿液的功能是調節人體體液。體液中水分不足時,顏色就會變濃,水分充足的話,就會被稀釋,變成透明的尿液。
此外,也存在因為人們經過激烈運動后血液中產生的肌肉成分的混入,導致尿色變為紅色或褐色的情況。一般情況下,通過尿檢發現在靜止狀態下仍然存在與尋常不同顏色的紅色和褐色的尿液的話,一定要重視。病因可能不僅是腎臟發炎,還有可能是膀胱癌、膀胱炎、尿路結石等尿路問題。持續排泄出白色渾濁的尿液,可能是尿路感染癥,也可能是蛋白質泄漏。
健康人的尿液中也存在細菌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人類的尿液是無菌的,但新研究表明,事實并非如此。科學家發現健康女性的膀胱中也含有細菌,也就是說她們的尿液不是無菌的。
然而,研究人員還發現,健康婦女的尿液中的細菌不同于的膀胱過度活動癥女性患者的膀胱。有些女性會突然產生小便的沖動,這一發現可能為找出治療這類人的新療法鋪平道路。
“醫生們一直相信尿液是無菌,” 芝加哥洛約拉大學斯特里奇醫學院的琳達·布魯貝克博士說:“這些發現的挑戰了這一觀念,因此本研究為找出治療患者的新療法,打開了一扇大門。首席研究員埃文·希爾特,是大學碩士二年學生,他補充說:“膀胱過動癥女性患者的膀胱中的某些細菌的存在可能導致[她們的]癥狀。”
這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這些細菌的差異是否與數以百萬計的女性(膀胱過動癥患者)和醫生治療臨床相關的。大約有15%的女性患有膀胱過動癥,但估計有40% - 50%的患者對常規治療沒有反應。
藥物對這些患者不起作用的一種可能的解釋可能就是這些女性膀胱中存在的細菌。如果我們可以確定導致膀胱過動癥的癥狀的某些細菌,我們也許可以更好地識別有這種疾病風險的患者并且能更有效的治療這種疾病。”研究的合作者,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艾倫•沃爾夫博士說道。
研究下人員評估90名女性的尿液,包括膀胱過動癥患者的和未患此疾病的女性的。他們使用一項新技術,使他們能夠檢測到先前無法檢測到的細菌。研究者現在的計劃是要確定在膀胱中,哪些細菌是有用的,哪些是有害的。
結語:所以不要小看尿液,它也是能夠反映我們各自的身體健康情況的,尿液的顏色、排尿的次數、尿液的氣味這些都和我們健康有關,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的注意自己的尿液。如果出現異常的話,一定要及時的去看醫生以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