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飲茶的佳時間
飲茶養生的佳時間是用餐1小時后。不少人喜歡飯后馬上飲熱茶,這是很不科學的。因為茶葉中的鞣酸可與食物中的鐵結合成不溶性的鐵鹽,干擾人體對鐵的吸收,時間一長可誘發貧血。
10、喝牛奶的佳時間
因牛奶含有豐富的鈣,中老年人睡覺前飲用,可補償夜間血鈣的低落狀態而保護骨骼。同時,牛奶有催眠作用。
以上十種絕佳時間就是養生的妙招,大家都牢記了嗎?其實養生無處不在,就讓我們從身邊的點點滴滴注意起吧,那每次體檢將不用在愁啦!
5個小妙招教你在冬季怎么快速養生
第一招:少辛增酸 忌寒涼
冬天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少攝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強肝臟功能,因為中醫認為“肺氣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強肝木。”
從食物屬性解釋,少吃辛,以免加重燥氣。多吃酸食有助生津止渴,但也不能過量。
有些人愛吃酸梅止渴,“其實酸梅屬于堿性,”吃多了影響腸胃道消化機能,容易發生潰瘍,一旦天氣更冷,罹患消化性潰瘍的機率大增。
至于脾胃保健,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沙拉等涼性食物。就太陽能量來說,秋天陽氣漸收,陰氣慢慢增加,不適合吃太多陰寒食物。“菜好過個火,燙一燙再吃。”
尤其應避免瓜果,像是西瓜、香瓜易損脾胃陽氣。不妨適量吃蘋果、柿、柑桔、梨、葡萄和龍眼。
“順著大自然節氣吃當令水果好了,”現代人因為運輸方便、科技發達,可以輕易吃到其它季節盛產的水果,反而容易吃錯食物,“你想想,古人的冬天哪有西瓜?”
貼心小秘方
可滋陰潤燥:銀耳、甘蔗、芝麻、梨、菠菜、豆漿、蜂蜜、藕等。
偏酸性水果:蘋果、葡萄、石榴、楊桃、檸檬、柚子、山楂等。
辛辣食物少吃:姜、蒜、韭、椒、蔥等。
第二招:養陰補氣
中醫師認為冬天是非常時候進補的,但了解自己是哪種體質很重要,因為“補”的內容也各異。
有時出現上呼吸道毛病,以為感冒,其實不然。而是有些年紀大的人唾液腺分泌較少,容易眼睛干澀、干咳舌燥,并沒有出現紅腫痛的發炎現象,中醫稱為“陰虛”,要適度服用養陰藥,以改善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