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綜合科主任醫師徐貴成不知你有沒有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在吃飯時常常會不小心咬到舌頭,不僅舌頭疼得要命,還易引發口腔潰瘍。吃飯時說話太多、飯菜過燙都可能是咬舌頭的原因,排除這些因素,有可能就是以下兩種疾病在作怪。
腔隙性腦梗塞。
上了年紀,因為吃飯或說話不小心咬傷舌頭很常見。可是,如果老人經常不經意地咬傷舌頭,就得格外當心了,因為這有可能是患上了一種叫腔隙性腦梗塞的病。
咬舌頭是因為大腦局部梗塞,壓迫腦神經,使舌不能靈活運動,常在咀嚼中被牙齒咬傷。除了吃飯愛咬舌頭,像吃飯吞咽動作減慢,時間延長,平時愛流口水,端茶杯或飯碗時不自覺掉地,不能吹口哨等生活細節,都是腦梗塞發病的前兆。一般來說,出現這些信號需要去醫院做CT檢查。
腔隙性腦梗塞是一種發病率高又較特殊的腦梗塞,多發生在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老年人身上,其患者數量占到腦梗塞患者總數近70%。現在正是腦梗塞的高發季節,老人如果發現近常咬舌頭,或伴有頭暈、頭痛、行走不穩、言語不清等,應趕緊就醫。
可能是舌癌來襲。
齒列不整、磨牙造成舌側牙齒尖銳、舌頭肥大或中風導致舌頭神經功能異常者,都會經常咬傷舌頭,其中又以齒列不整占多數,齒列不整除了會影響外貌,也關乎健康。
28歲的李女士因齒列不整,動不動就咬破舌頭,造成舌頭反復受傷、潰瘍,因未聽從醫師的建議進行齒列矯正,日前舌傷長久未愈,到醫院檢查竟已惡化成舌癌。
舌癌原發于黏膜表面,9成以上為鱗狀上皮細胞癌,會產生潰瘍、不規則白斑或呈橘皮突起狀,與患者嚼食檳榔、抽煙、喝酒或嗜吃辛辣食物等飲食習慣有關,但李女士飲食正常、不抽煙、不喝酒,原因就是齒列不整,造成舌頭反復受傷,長久刺激引發了癌變。若常不小心咬破舌頭或口腔,好到醫院檢查,及時矯正;若口腔、舌頭傷口持續兩周不愈,或傷口呈現不規則白斑狀、橘皮狀突起,好及時就醫檢查。
中醫養生:探索舌苔上的“健康晴雨表”
舌苔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舌體柔軟、淡紅潤澤、伸縮自如,舌面上的白苔稀薄、顆粒均勻、干濕適中,口中無異味。倘若患了病,舌質和舌苔就會相應地發生一些變化。
1、舌苔白厚
舌苔發白說明體內寒氣過重,飲食過于冰涼和受寒后,舌苔都會發白。在日常生活中,舌苔白厚多見于身材肥胖、痰濕內盛、脾胃運化失常而導致水腫的患者。此外,高血脂、動脈硬化、高血壓的患者也常見厚白膩苔。出現此癥狀后,要節制飲食,多吃新鮮蔬果及粗纖維食物,山藥、薏米、山楂等都有很好的健脾化濕療效,并堅持鍛煉身體控制體重。
2、舌苔黃白
舌苔黏黏厚厚,覆蓋有一層黃白色垢物,不易刮去,口中又有一種酸臭的穢氣時,多半會胃口不好,大便干燥。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飲食過量,或進食油膩食物過多,脾胃消化功能紊亂引起的,通常稱其為“積食”。此時飲食須清淡,可根據具體情況食用一些消食藥品或食物,比如山楂、蘑菇、蘿卜。
3、舌苔發黑
主要是舌絲狀乳頭增殖變黑所致。有棕黑、灰黑、焦黑直到漆黑等深淺不同。中醫認為病人出現此苔,一定病期較長,病性比較復雜嚴重。
中醫認為舌苔發黑是熱極化火所致。還有些腸胃有毛病的人,容易生寒濕,舌苔會變得厚膩,開始是白色,逐漸變成黃色或黑色。臨床發現,有一些慢性疾病,例如尿毒癥、惡性腫瘤等,在病情惡化時,也會出現黑苔,這是病情危重的征象,應及時到醫院找醫生診治。當精神處于高度緊張狀態時,也會出現黑苔。經常熬夜,抽煙過多,便容易發生黑苔。另外,一些食物,如酸梅、黑芝麻糊等,或藥物,如復方甘草片、鐵劑等也容易將舌苔染黑,這只是暫時的現象,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