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目前很多見的一種疾病,現在很多人因為工作的“需要”都要保持一個動作或者是一直坐那那里很久,如果人們長期不運動的話,是很容易造成肩周炎的出現的。平時預防肩周炎好的方式就是多運動!
肩周炎常見的癥狀就是關節不舒服,人們一般只要長期不運動的話,關節就會不舒服的。肩周炎患發人群一般不是很固定的,有大人也有小孩。那么肩周炎具體的癥狀表現都有哪些呢?我們又應該怎樣去防治肩周炎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下吧。
肩周炎,它是一種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癥狀的常見病癥。肩周炎患者多為年齡在50歲左右,且女性發病率略高于男性。按肩周炎的發生與發展,大致可分為3期,即急性期、慢性期、恢復期。各期之間無明顯界限,各期病程長短不一,因人而異,差別很大。下面就給大家講講肩周炎的三大時期。
肩周炎的三大時期
1.急性期
這是肩周炎的早期。肩部自發性疼痛,其疼痛常為持續性,表現不一。有的急性發作,但多數是慢性疼痛,有的只感覺肩部不舒適及束縛的感覺。疼痛多局限于肩關節的前外側,可延伸到三角肌的抵止點,常涉及肩肉胛區、上臂或前臂。
活動時,如穿上衣時聳肩或肩內旋時疼痛加重,不能梳頭洗臉,患側手不能摸背。以后肩疼迅速加重,尤其夜間為重,病人不敢患側臥位。
由于肌肉痙攣和疼痛,逐漸出現肩關節活動范圍減少,特別是外展和外旋受限為顯著。肩部外觀正常。局部壓痛點多位于結節間溝、喙突。 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附著處、岡上肌附著處、肩胛內上角等處。
2.慢性期
肩痛逐漸減輕或消失,但肩關節攣縮僵硬逐漸加重呈;凍結狀態。肩關節的各方向活動均比 正常者減少 50% -20%嚴重時肩肱關節活動完全消失,只有肩胛胸壁關節的活動。梳頭、穿衣、舉臂、向后結帶均感困難。病程長者可出現輕度肌肉萎縮,多見于三角肌、肩胛帶肌。壓痛輕微或無壓痛,此時持續時間較久,通常為2- 3個月。
3.恢復期
肩痛基本消失,個別病人可有輕微的疼痛。肩關節慢慢地松弛,關節的活動也逐漸增加,外旋 活動首先恢復,繼則為外展和內旋活動。恢復期的長短與急性期、慢性期的時間有關。凍結期越長,恢復期也越慢;病期短,恢復也快。整個病程短者 l~2個月,可又發病可達數年。
“醫三分練七分”,鍛煉對肩周炎患者的治療是十分重要的,患者應多做肩關節的運動,特別是適當做大幅度的運動,對預防肩關節的粘連,肩部軟組織的拘緊、攣縮,大有好處。
肩周炎我們也叫做是肩關節周圍炎,肩周炎俗稱為凝肩或者是五十肩,肩周炎屬于是慢性的疾病,一旦患上了肩周炎,病人出出現肩部的問題,出導致肩部的酸痛甚至是影響了肩部的活動。肩周炎并不是什么小病,我們要及時治療,如果肩周炎出現惡化,帶給我們身體的傷害是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