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生活中如果我們經常坐在那里不運動的話,就會出現肩膀疼痛的現象,其實這些現象都是比較正常的。很多人都認為只要是肩膀疼就是肩周炎,其實這樣的想法也是屬于一種誤區,肩膀疼只是肩周炎其中一種癥狀。
雖然平時肩周炎的患者有很多,但是現在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該怎樣去診斷肩周炎。今天三九小編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肩周炎診斷的方法都有哪些。患上肩周炎以后有哪些治療方法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下吧。
目前在我國,不明原因的肩痛多被武斷地診斷為“肩周炎”,其實,可以引起肩痛的病因很多,絕大部分并非肩周炎,不應把 “肩周炎” 作為各種肩痛病因的“垃圾桶”。 肩周炎” 或“凍結肩”主要表現為肩關節疼痛、肩關節各方向主動和被動活動度降低,影像學檢查除骨量減少外無明顯異常。該病好發于50歲上下的中老年人,發病率大約為2%~5%,女性較男性多見。
凍結肩早主要表現為外旋受限, 疼痛可向后背部或上肢延伸,甚至伴有夜間痛,經常于睡眠中痛醒。而肩關節的活動受限,表現為肩關節上舉困難,梳頭、穿脫上衣、沐浴等簡單的“舉手之勞”都變成了“困難”問題。
國內的肩關節外科起步較晚,對于肩關節疾病的認識存在較多的不足和誤區,但“肩周炎”這一名詞被老百姓廣為接受。在骨科或傷科門診,不明原因的肩痛患者絕大多數都被診斷為“肩周炎”。
實際上,肩周炎并非肩關節周圍不明原因肩痛的統稱,較為準確的命名應該是“凍結肩” 美國肩肘外科醫師學會將凍結肩定義為引起盂肱關節僵硬的“粘連性關節囊炎”。
很多肩痛患者并不去專科醫生處就診,而僅僅根據道聽途說的一些經驗,在家里貼膏藥,抹跌打酒,服用止痛藥,按摩推拿,進行自我鍛煉康復,導致臨床上大量肩痛患者被誤診誤治,甚至造成病情惡化。
“患者早期臨床除了外旋幅度減少以外,還多表現為“喙肱韌帶”壓痛,早期局部封閉,結合康復訓練可能取得較好的療效。對于嚴重凍結肩患者,功能障礙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時,可選擇手術治療。
(1)肩部疼痛
起初時肩部呈陣發性疼痛,多數為慢性發作,以后疼痛逐漸加劇或頓痛,或刀割樣痛,且呈持續性,氣候變化或勞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頸項及上肢(特別是肘部)擴散,當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牽拉時,常可引起撕裂樣劇痛,肩痛晝輕夜重為本病一大特點,多數患者常訴說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側側臥,此種情況因血虛而致者更為明顯;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則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
(2)肩關節活動受限
肩關節向各方向活動均可受限,以外展、上舉、內外旋更為明顯,隨著病情進展,由于長期廢用引起關節囊及肩周軟組織的粘連,肌力逐漸下降,加上喙肱韌帶固定于縮短的內旋位等因素,使肩關節各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當肩關節外展時出現典型的“扛肩”現象,特別是梳頭、穿衣、洗臉、叉腰等動作均難以完成,嚴重時肘關節功能也可受影響,屈肘時手不能摸到同側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時不能完成屈肘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