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美食有很多,但有時候,作為地道的老北京人,可能都不知道哪些美食是老北京特有的。今天的家政女皇節目邀請了藍冰瀅來為我們介紹美食做法,大家不妨一起看看正宗老北京打鹵面的做法是怎樣的,老北京的美食都有哪些!
本期嘉賓介紹
藍冰瀅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作家,代表作《藍冰瀅的美食日記》。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河北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正宗老北京打鹵面
準備時間:30分鐘-1小時。
制作時間:30分鐘-1小時。
用餐人數:1-2人。
食材
主料:五花肉200g、干香菇15個、雞蛋4個。
輔料:油適量、鹽適量、干黃花適量、醬油適量、水淀粉適量、八角適量、花椒適量、黑木耳適量。
正宗老北京打鹵面的做法
1.、鍋中放入適量清水,將五花肉和豬骨、姜片、蔥段、八角、花椒、料酒一起放入鍋中,水開后撈出沫子,繼續熬制高湯,將五花肉煮至七八成熟撈出切片,高湯可以繼續熬制。(家里正好沒有五花肉了,所以這步我就省略了,但是要想做出正宗的老北京打鹵面,一定要熬制高湯,熬高湯的時間隨意,時間越長,熬出的高湯味道越濃郁)
2.木耳、干香菇、黃花用清水泡發,洗凈;木耳邊洗邊撕成小塊,黃花切去兩頭,香菇切片備用。
3.泡黃花和香菇的水不要扔掉,讓它放在一旁沉淀。
4.炒鍋燒熱,鍋中放入適量的色拉油,放入適量的花椒、八角、桂皮炒出香味,把花椒、八角、桂皮撈出,只留炒香的油。
5.放入五花肉翻炒片刻。
6.放入蔥花熗鍋。
7.放入木耳、香菇、黃花翻炒均勻。
8.放入泡香菇和黃花的木耳,這里注意:泡香菇和黃花的木耳有渣子,不要把渣子倒入。
9.放入適量的高湯,放入老抽調色,放入鹽調味。開鍋后蓋上鍋蓋煮中小火15分鐘。
10.干淀粉中加入適量清水做成水淀粉。
11.雞蛋打散備用。
12.15分鐘后,打開鍋蓋,嘗一下咸淡,味道合適的話就可以放入水淀粉,放水淀粉時候要一邊倒入水淀粉,一邊用勺子攪拌鍋里的湯,防止水淀粉在鍋中結塊。攪拌的時候要輕,不然很容易使鹵變稀。
13.放入水淀粉后再次開鍋,倒入打散的雞蛋液。不要攪拌。
14.倒入雞蛋后即可關火,放入適量香油,拌勻即可。
15.面條煮熟。
16.將鹵盛在面條上就開吃吧!
老北京美食
1.羊眼包子
羊眼包子是北京的一種名小吃,是回民飲食中的佳品,此物因其個頭小似羊眼,所以人稱羊眼包子。別看包子小,但餡料多樣,深受人們喜歡。傳清代康熙皇帝曾食用過羊眼包子,故而出名。
2.艾窩窩
艾窩窩是北京一款用糯米制作的清真風味小吃,其特點是色澤雪白,形如球狀,質地粘軟,口味香甜。每年農歷春節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一直賣到夏末秋初,所以艾窩窩也屬春秋品種,現在一年四季都有供應。
3、南北烤肉
在北京城內,素有“南宛北季”之說,指的是歷史上在南城宣內大街的“烤肉宛”和后海的“烤肉季”。這兩家館子主要經營燒烤,不同的是,南宛烤牛肉,而北季烤的是羊肉。在歷史上,這兩家烤肉店同為百年老店,并且當年都起于沿街擺攤,顧客足蹬板凳,自烤自吃,后來生意興隆,才將這北京的風味小吃移居雅室,成為富貴人家和文人墨客的集散之處。
4、驢打滾
驢打滾是老北京和天津衛傳統小吃之一,成品黃、白、紅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其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面,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因此而得名“驢打滾”。
5、豌豆黃
豌豆黃是北京傳統小吃。按北京**俗,農歷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黃。因此每當春季豌豆黃就上市,一直供應到春末。北京的豌豆黃分宮廷和民間兩種。豌豆以張家口出產的花豌豆好。豌豆黃是北京傳統小吃,同蕓豆卷一起傳入清宮。
6、炒疙瘩
炒疙瘩是北京的一種特色的炒面食品。炒疙瘩色澤深黃,黃綠相映成輝,食之綿軟柔韌,醇香可口。制作過程中煮炒兼用。炒疙瘩顏色焦黃,配上綠葉鮮菜,黃綠相間。吃起來又綿軟又有勁,越嚼越香。
7、炒肝
炒肝兒是由宋代民間食品“熬肝”和“炒肺”發展而來的北京小吃,以豬的肝臟,大腸等為主料,以蒜等為輔料,以淀粉勾芡做成的北京小吃。初吃炒肝時講究沿碗周圍抿并要求搭配著小包子一塊吃,但現在吃炒肝早已沒有那么多講究了。
8、灌腸
在北京的小吃中,灌腸要算得上是物美價廉,絕對的大眾化。這種純北京式的真正土產多少年來在集市、廟會上隨處可見,尤其是北京的夜市上,都少不了由它來唱主調。吃灌腸不在乎解餓,只是領略它的風味,過過饞癮。
9、豆汁
提起北京小吃,首先讓人想起豆汁。北京人愛喝豆汁,并把喝豆汁當成是一種享受??傻谝淮魏榷怪仟q如泔水般的氣味使人難以下咽,捏著鼻子喝兩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癮,滿處尋覓,排隊也非喝不可。
10、燒麥
燒麥是回民傳統風味食品。南方回族與北方回族在用料和制作方法上略有不同,北方回族燒麥一般以牛或羊肉為主搭配其他佐料做餡。而南方回族燒麥先餡則是以糯米為主牛羊肉為輔。另外,在個頭上也有區別,北方的小,南方的大,雖然風味有些差異,但美味可口,百吃不厭是南北回族燒賣的共同體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