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是非常多見的,生活一旦發現自己患有皮膚病就要積極進行相關的治療,當自己的皮膚癢的時候就要引起重視了。那么日常生活中皮膚癢的原因有哪些呢?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家政女皇2016欄目林元珠專家來看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皮膚癢的原因
1、膽酸濃度過高
膽酸在血中的濃度增高時,就會沉積在皮膚,引起皮膚瘙癢的發生,所以當發現自己的皮膚發癢發黃的時候就要檢查是否患有膽結石。
血中鈣、磷過高 血中的鈣、磷濃度過高也會出現皮膚發癢。如果此時皮膚較干燥,并同時伴尿頻、尿急、腰痛,甚至小便如水樣,或尿少等情況,就要想到腎臟病的可能。
慢性腎炎患者進入尿毒癥期,因血液中尿毒素及蛋白衍生物增高,常引起全身性皮膚瘙癢。
2、內分泌紊亂
當我們人體出現內分泌紊亂的時候,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由于皮膚的血液循環加快,也會使我們的皮膚溫度變高,出現瘙癢的現象。
3、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神經衰弱、大腦動脈硬化的病人,常發生陣發性瘙癢;腦瘤患者當病變浸潤到腦室底部時,也常引起劇烈而持久的瘙癢,且這種瘙癢僅限于鼻孔部位。
某些淋巴系統腫瘤 如葷樣肉芽腫、何杰金氏病等或骨髓增生疾患者,常伴有全身性瘙癢。
因此,當皮膚瘙癢并伴有其他癥狀時,決不能等閑視之,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好到醫院查明原因,對癥下藥。
本期嘉賓介紹
林元珠
女,主任醫師,教授,1936年生于福建,碩士生導師。畢業于上海第一醫學院,從事皮膚科工作40余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皮膚真菌病、過敏性皮膚病和其它皮膚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現兼任中華醫學會皮膚病學會兒童皮膚病學組組長,中國微生物學會醫真菌會委員會委員,“中華皮膚科雜志”、“中華皮膚性病雜志”和“臨床皮膚病學雜志”等5種雜志編委,1992年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和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獲首屆“全國百名優秀醫生”稱號。
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60余篇,獲省科技成果獎2項,省衛生廳科技進步獎5項。其中部分已達國際領先水平。1997年被美國科學名人傳記學會評選位世界科學名人,1998年獲98’世界醫藥成果博覽會頒發的“科技成就獎杯”,主編《皮膚性病學的診療與康復》、《皮膚性病學教材》;副主編《皮膚性病學》2、3版,《變態反應病學》和《臨床真菌彩色圖譜》;參編《現代真菌病診斷治療學》等共16部著作,其中《皮膚性病學教材》獲衛生部優秀教材二等獎。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河北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