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的人是非常多的,所以我們要了解氣虛的癥狀,并積極進行相關的預防才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利的。那么日常生活中氣虛的癥狀有哪些呢?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家政女皇視頻欄目吳大真專家來看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氣虛的癥狀
1、肺氣虛
肺氣虛是非常多見的現象,患有肺氣虛的人,生活中往往都會出現一些癥狀,肺主氣,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調水道。
肺氣虛,則其主宣降、司呼吸、調節水液代謝、抵御外邪的作用就會減弱,出現短氣自汗、聲音低怯、咳嗽氣喘、胸悶,易于感冒,甚至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癥。
2、腎氣虛
腎居腰府,藏精氣,司二陰開合。精氣充五臟而上榮于腦髓。腎氣虧虛,失于榮養,見神疲乏力,眩暈健忘,腰膝酸軟乏力,小便頻數而清,白帶清稀,舌質淡,脈弱。腎不納氣,則呼吸淺促,呼多吸少。
3、脾氣虛
脾氣虛也是非常多見的,脾居中焦,主運化、司升清、統血行,所以脾氣虛的人往往都不能運化水谷精微,氣血生化乏源。
癥見飲食減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體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黃,舌淡苔薄,脈弱。
4、心氣虛
心主血脈,藏神明。心氣虧虛,不能鼓動血脈,亦不能養神,故見心悸、氣短、多汗,勞則加重,神疲體倦,舌淡,脈虛無力。
5、陽(氣)虛
氣虛可見面色晄白,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神疲乏力,甚則暈厥。陽虛除氣虛癥狀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脈沉緩或遲而無力,舌質胖淡舌苔白。
本期嘉賓介紹
吳大真
女,1942年6月生,上海人。現任北京同濟醫院院長。北京北海醫院特邀腎病專家、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國際醫藥學術研究促進會常務會長,原《中國中醫藥報》社長、總編。
早年畢業于北京中醫學院,師承中醫泰斗秦伯未先生,曾任甘肅中醫學院、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骨傷學院、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國醫藥報社、同濟醫院、北京中醫藥進修學院、中國藥學會、北京國際醫藥促進會、中國保健協會等單位或部門的負責工作。
吳大真早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師承中醫泰斗秦伯未先生,對祖國醫學有精湛的造詣。中醫專家,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保健養生協會會長、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國際醫藥促進會副會長。吳大真一直從事于醫藥保健方面的臨床、教學、科研、新聞出版、社會團體等方面的工作。
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國醫藥報社、同濟醫院、北京中醫藥進修學院、中國藥學會等單位或部門的負責工作。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河北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