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大腦非常的重要,時刻接收和分析各種各樣的信息,然后做出處理,從而支配我們的身體做出相應的行為。那么日常生活中腦卒中的危害哪些呢?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家政女皇欄目檀國軍專家來看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腦卒中的危害
突發的視感障礙
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受到病癥的折磨,有的人會突然出現視感障礙,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
表現為看不見左或右的物體或視覺缺損,也可以表現為一過性的眼前發黑或眼前突然飛過一只蚊子的感覺。
肩關節半脫位
其發生率在60-70%多數在病后3周內。特別在上肢松弛狀態下發生。
往往會因為關節周圍的肌肉出現松弛的現象,再加上固定肩關節的穩定機構強度降低,這樣就導致了肩關節半脫位的出現。
嘴歪眼斜
一側眼袋以下的面肌癱瘓。表現為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露齒。鼓頰和吹哨時,口角歪向健側,流口水,說話時更為明顯。
周圍性癱瘓
周圍性癱瘓,又稱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或稱弛緩性癱瘓、軟癱。是因脊髓前角細胞及腦干運動神經核,及其發出的神經纖維--脊骸前根、脊神經、顱神經受損害產生的癱瘓。
由于下運動神經元受損,使其所支配的肌肉得不到應有的沖動興奮,臨床上表現為肌張力降低,反射減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縮,但無病理反射。
頭痛
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中經常都會出現頭痛的現象,而頭痛就是腦中風非常重要的早期信號,如果長期頭痛要引起重視。
麻木
患側肢體,尤其是肢體的末端、如手指或腳趾、或偏癱側的面頰部皮膚有蟻爬感覺,或有針刺感,或表現為刺激反應遲鈍。
麻木常與天氣變化有關,天氣急劇轉變、潮濕悶熱,或下雨前后,天氣寒冷等情況下,麻木感覺尤其明顯。
誤用所致痙攣
如上述中風后,身體有一個自然恢復的過程,出現肌肉緊張,輕微活動,患者因此會欣喜若狂,反復多次自行訓練。
上肢的屈伸及手的抓握就不知這是誤用、誤練,易造成肌肉痙攣,由于反復痙攣,可能使肢體功能停留在此階段,無法繼續恢復,所以一定要在治療師指導下循序漸進。
突發的言語不清和吞咽嗆咳癥狀
表現為病人說話不清,吐詞困難,喝水或吞咽時嗆咳。
本期嘉賓介紹
檀國軍
男,主任醫師,副教授,神經內科副主任,神經病學教研室副主任,碩士生導師,1989.7畢業于河北醫科大學醫學系,同年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工作,1999.8獲得碩士學位,2003.6獲得河北醫科大學博士學位,河北省免疫學會神經免疫專業委員會常委、秘書,中華神經科學學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腦血管病和脫髓鞘性疾病的研究。參編專業著作三部。主持或參與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河北省技攻關計劃項目3項;河北省衛生廳項目2項,獲2005年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2004年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河北省醫學會優秀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發表專業論文40余篇。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河北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