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睡姿不對的危害
本期嘉賓介紹
男,中醫軟性正骨--運動平衡復位療法創始人;中醫養生、美容及亞健康調理 專家;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足部按摩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福巖軒平衡運動醫學研究中心醫學顧問。
人物履歷
從事中醫保健、臨床正骨推拿和足部反射學的研究三十余年。一九七零年參軍入伍,在部隊工作近三十年,曾為國家領導人及軍內首長擔任保健醫師,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
八十年代中期曾師從天津民間正骨奇人“孟奶奶”,學習民間獨特的正骨手法,并于八九年又師從于中國正骨名醫,被譽為“正骨圣手”的羅有明大師,學習羅氏正骨手法,后經自己多年臨床研究和實踐,獨創了具有民間特色的中醫正骨——運動平衡復位療法。
九十年代初期,致力于足部反射學的臨床應用與研究,曾參與編著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定的《足部按摩師》國家標準,并曾擔任中華預防醫學會足部健康法專業委員會常委,現任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足部按摩專業委員會委員,其多篇學術論文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及中華理療雜志發表,并多次到國內外講學及學術交流。
2000年開始,為國內外的中醫學院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職業技能培訓班進行授課講學,并給各地的中醫養生機構進行傳授技能和培訓,為國內外患者及亞健康人群調理了上萬人次,受益者無數,其獨特的運動平衡復位療法,深受各地中醫養生和美容保健機構的歡迎。曾兩次被中國中醫藥報報道和介紹,并受到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及捷克國家電視臺的專訪。
五種睡姿不對危害健康
一、“復原式”側臥
利:防止胃食管返流。
弊:增加皺紋。
專家點評:英國拉夫堡大學睡眠研究中心教授吉姆·豪恩表示,左側臥有助于減少胃食管返流,促進消化,防止燒心。右側臥不會壓迫心臟,適合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不過,英國美容皮膚科醫師協會的丹尼斯·沃爾夫博士表示,側臥會導致鼻唇部壓力過大,加重笑紋(嘴角和眼角皺紋)。
建議:如果左側臥后,燒心和消化不良仍無改善,可將枕頭略微加高,有助于防止胃食管返流。沃爾夫博士表示,質地更柔軟的絲質枕頭有助于減少皺紋。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河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二、“僵尸式”仰臥
利:有益關節炎。
弊:不利哮喘、打鼾、睡眠呼吸暫停和心臟健康。
專家點評:理療專家薩米·馬戈表示,仰臥適合于關節炎和關節疼痛患者,仰臥也有益男性生殖系統健康。然而,仰臥會加重打鼾和呼吸睡眠暫停癥狀,在肥胖成年人群中尤其嚴重。伯明翰睡眠問題專家大衛·艾克萊斯頓博士表示,仰臥更可能減少血流攜氧量,對心肺疾病患者極為不利。
建議:偏愛仰臥睡姿者好選擇結實點的枕頭,以防止頸脖和脊椎上部壓力過大而導致的頸脖和肩膀疼痛。愛打鼾者可在后背墊一個枕頭,有助于改變睡姿。
三、“胎兒式”睡姿
利:緩解腰痛。
弊:加重頸脖疼痛和頭痛。
專家點評:薩米·馬戈表示,常見的胎兒睡姿有助于修復后背疼痛,緩解脊椎間盤壓力。但是采取這種睡姿的時候,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否則睡醒后容易發生頭頸疼痛。
建議:選擇適合的枕頭有助防止頸脖疼痛和頭痛。采用胎兒式睡姿,脊椎和頸脖應保持一條直線。另外,兩膝之間可以夾一個枕頭。
四、“湯勺形”睡姿
利:減輕壓力。
弊:導致疼痛。
專家點評:美國神經病學專家和心理學家詹姆斯·科恩博士表示,前后側擁而臥的湯勺形睡姿的確有助于拉近夫妻關系,減輕心理壓力。然而,這一睡姿會導致脊椎、頸脖、手臂等處關節和肌肉疼痛。
建議:夫妻睡眠要求不見得完全一致,因而睡姿可能大不相同。因此,務必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臥具軟硬度,保持一定距離等。
五、“日光浴”睡姿
利:防止打鼾。
弊:易導致磨牙和手部疼痛和麻木。
專家點評:施納爾森博士表示,日光浴式的俯臥睡姿有助于防止打鼾。然而,這種睡姿則會加重夜間磨牙。曼尼·班德瓦杰博士表示,由于枕頭過高或過低,這種姿勢會增加頸脖及脊椎壓力,增加神經壓迫幾率,因此更容易導致上半身神經系統問題(尤其是老年人群)。
建議:艾克萊斯頓博士建議,喜愛臥姿的人好選擇乳膠泡沫或彈簧床墊,這比一般的床墊更能保護脊椎。薩米·馬戈表示,也可以在肚子下豎著墊一個枕頭,以減輕后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