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聞口氣 辨疾病
口氣, 指由口腔呼出氣體的味道,它可能反映了身體發出的許多信號。現代科學已證明,不少疾病都能“產生”一些獨特的氣味分子。
而那些令人不愉快的獨特的刺激性口氣,根據來源可分為來自口腔的、上呼吸道的、肺的、胃(或上消化道)的及其他器官的,根據口氣,我們可以辨別出一些特殊的疾病。
口腔之味
有資料顯示,約八成口臭由口腔內細菌滋生引起。口腔內細菌往往是厭氧菌,而口腔在正常情況下是個有氧環境,并不利于厭氧菌生存,故只有當口腔內出現問題時,如牙周炎、齲齒、假牙等口腔結構變化,才營造了局部缺氧的微環境,有助于細菌的滋生。只要保持口腔清潔、餐后刷牙、睡前不吃東西及一旦發現口腔問題及時就醫等,都有助于減少口腔問題導致的口臭。
上呼吸道之氣息
上呼吸道疾病導致的口臭也多為細菌分解產生的硫化物造成,沒有特異性,靠聞辨別不出疾病。
慢性鼻竇炎患者的炎性組織分泌大量黏液,除部分形成鼻涕,剩下的均從鼻道流入口咽部終被咽下。
這些含大量蛋白質的黏液可部分粘附于舌根后部或口咽部,故厭氧菌又有了滋生的溫床。同樣,扁桃體炎和咽喉炎也能導致口臭。
當很多鼻竇炎或咽喉炎患者喉嚨不舒服時,不妨吃一片面包,在吞咽這些食物時黏液就被順勢“掃”進胃里。
肺之宣發
肺部疾病如支氣管炎、肺炎、肺膿腫、肺氣腫甚至肺癌都有可能引起口臭。其中,有些是由積攢于肺部的黏液引起,及時治療肺部疾患可使口臭迎刃而解。
值得一提的是,煙民往往有種容易識別的口臭,此現象在“老煙槍”身上尤為明顯。這類口臭患者不僅有煙霧殘留在口腔中,還有更多煙霧殘存于肺部。
這些留存于肺部的煙霧隨煙民的呼吸運動被逐步呼出,產生帶著“煙味”的口臭。
代謝之口臭
代謝之口臭指因新陳代謝產生的口氣,可被分為兩類。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
生理性是由于食用某些芳香或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引起的口腔異味。例如人們在某頓飯吃了大蒜、大蔥、辣椒、咖哩和洋蔥等刺激性食物,即使飯后刷牙漱口,口中甚至整個身體都依舊散發著刺激性氣味。但這些都是暫時的,只要不吃這些食物就可以消除。
病理性口臭指身體其他部位疾病產生的物質,經血液運輸至肺,并由肺部逸出產生的口氣。這類氣味除非利用相應治療根除病灶,否則該種口臭可能持續不退。如糖尿病患者出現酮癥酸中毒,則該患者呼出的氣體有典型的“爛蘋果味”或“洗甲水味”。胃部幽門狹窄梗阻可使口腔中散發酸腐味;反流性食管炎或胃病引起的病理性口臭往往由長期慢性嘔吐所致,真正的元兇是粘附在口腔、咽喉的嘔吐物,這些經過藥物治療后能顯著改善。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河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女,1942年6月生,上海人。現任北京同濟醫院院長。北京北海醫院特邀腎病專家、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國際醫藥學術研究促進會常務會長,原《中國中醫藥報》社長、總編。
早年畢業于北京中醫學院,師承中醫泰斗秦伯未先生,曾任甘肅中醫學院、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骨傷學院、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國醫藥報社、同濟醫院、北京中醫藥進修學院、中國藥學會、北京國際醫藥促進會、中國保健協會等單位或部門的負責工作。
吳大真早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師承中醫泰斗秦伯未先生,對祖國醫學有精湛的造詣。中醫專家,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保健養生協會會長、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國際醫藥促進會副會長。吳大真一直從事于醫藥保健方面的臨床、教學、科研、新聞出版、社會團體等方面的工作。
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國醫藥報社、同濟醫院、北京中醫藥進修學院、中國藥學會等單位或部門的負責工作。
個人成就
對祖國醫學有精湛的造詣。她一生致力于臨床、教學、科研工作,為培養和造就大批腎臟病專業人才嘔心瀝血。是全國的中醫腎臟病學專 家,也是中醫腎臟病學科創始人。臨床擅長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的中醫藥治療。素有“東方腎病奇女子”之美稱。著有《秦伯未醫[1]學全書》、《中醫腎臟病學》、《臨床方劑學》、《本草備要講解》等學術專著,以及《食療100法》、《家庭養生保健全書》、《花養女人,幸福一生》、《吳大真養生精華集》、《吳大真私房養顏經》等市場暢銷的科普讀物。等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專著二十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