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進入春季后,隨著氣溫的升高,人的身體毛孔、汗腺、血管開始舒張,皮膚血液循環也旺盛起來。這樣一來,供給大腦的血液就會相對減少。隨著天氣變暖,新陳代謝逐漸旺盛,耗氧量不斷地加大,大腦的供氧量則必然就顯得不足了。加上暖氣溫的良性刺激,使大腦受到某種抑制。因而人們就會感到困倦思睡,總覺得睡不夠。春困怎么辦呢?來看看克服春困的方法。
一、早睡早起
春季有了良好的休息睡眠,人體才能得到調整和補充,進一步促使機能承受緊張度能力的增加,減少白天的困倦。睡懶覺不能增加大腦的血液供應,反而會引起人的惰性,越睡越困,越睡越懶。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春日里盡量不要熬夜,以免誘發和加重春困。
二、舉目遠眺
春季走出戶外,舉目遠眺,讓美麗的大自然景色盡收眼底,給自己以視覺的良好刺激,有助于消除春困。
三、科學用腦
就是讓左腦半球得到適當的休息。大腦的功能,有不同的左右兩個半球。在春季日常工作中,左腦半球主要負責語言、數學、抽象思維等,腦力勞動者的右腦半球較少應用,相對輕松一些。因此,當頭腦不清醒和脹痛時,應放下手頭的工作,聽聽音樂、賞賞花草、做做體操,讓右腦半球得到活動和使用,左腦半球適當休息。更重要的是,運動能使人體耗氧量大的大腦及時得到補充和供給,這樣有利于去勞解困。
四、勤刷牙洗臉
刷牙洗臉是一種消除春困的較為簡便有效的方法。當困倦之意襲來時,可采用具有芳香氣味的牙膏刷牙漱口,用冷水洗臉,這樣可以提神醒腦。
五、慢跑
慢跑有助于細胞和組織得到額外的氧,促使大腦清醒。
六、游泳
游泳能增強身體的耐力,而不增加關節的負擔。抗擊春困,趕走疲勞。
七、發掘自己的愛好
良好的情趣與愛好的培養更是神補的佳方式。比如養花草,不僅美化了環境,而且凈化了空氣,有益于身心健康。試驗論證:人每天漫步于花草林園之間,可以使耐力增加15%,皮膚表面溫度下降1℃至2℃,每分鐘脈搏減少4至8次,消除疲勞的時間縮短80%,還能讓人的嗅覺、聽覺、視覺、觸覺提高到佳狀態。難怪有人說花草是我們人類好的“保健醫生醫生”。像書法、繪畫、寫作和養鳥等等愛好都是神補的好措施,只要自己喜歡,能夠陶冶性情,便不拘于何種形式。就拿練習書法來說,要求精神高度集中,頓筆裹鋒、筆走龍蛇,眼、手、心并用,練到一定程度,便可溝通內氣運于筆端,達到練氣功的作用。
八、控制調節情緒,擺平心態
皮膚神經也受大腦控制,若精神不好或長期緊張、恐懼、壓抑等,會導致皮膚血液循環不良,營養供應不足,使皮膚蒼白、多皺紋,過早衰老。
九、飲食解決春困
從養生的角度講,補充蛋白質可以預防春困。春困與蛋白質缺少、體內環境偏酸和維生素攝入不足有關。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進食魚類、雞蛋、雞肉、豬肝、牛奶、花生、豆制品等,可以防止春困。
本期嘉賓介紹
男,大連市中心醫院主任營養醫師,原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營養學教授,遼寧省營養學會理事,大連市營養學會副秘書長。
1993年,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現中山大學)醫學營養學系,師從營養學家何志謙教授,是改革開放后國內早期的營養學本科畢業生之一。
近20年來,一直致力于臨床營養、營養學教學工作,并為推廣和普及大眾營養知識做著積極的奉獻,主要科普著作:《撥開營養的迷霧》《吃出健康很容易》《八大平衡決定健康》《脂肪肝飲食與中醫調養》《貧血的飲食與中醫調養》《慢性乙型肝炎飲食與中醫調養》《胃腸道疾病飲食與中醫調養》《甲狀腺疾病飲食與中醫調養》《糖尿病飲食與中醫調養》《高血壓飲食與中醫調養》《高血脂飲食與中醫調養》《痛風飲食與中醫調養》《胰腺炎飲食與中醫調養》。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河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