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臘八蒜有何養生功效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炮制蒜。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口放到一個溫度低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后會變得通體碧綠如同翡翠碧玉。老北京人家,一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愈來愈近,就開始泡制“臘八蒜”。到了春節家人團聚吃餃子,這臘八蒜就是美的佐菜,老人家說:一代傳一代,吃了臘八蒜整年都不易生病。
大蒜祛寒濕能殺菌
大蒜性味辛溫,歸心、脾、腎經,有殺蟲解毒、健胃止痢、消癰止咳的功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蒜入太陽、陽明,其氣熏烈,能通五臟,達諸竅,去寒濕,辟邪惡,消癰腫,化癥積肉食,此其功也。”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大蒜含有2%的大蒜素,可抑制和殺滅多種球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腦膜炎、肺炎、鏈球菌等),桿菌(如白喉、百日咳、痢疾、傷寒、副傷寒、結核桿菌、幽門螺桿菌等),霍亂弧菌,流感病毒,包疹病毒,以及多種致病真菌和鉤蟲、蟯蟲、滴蟲,因而享有“天然抗生素”的美名。大蒜素還可殺滅幽門螺桿菌。
生吃大蒜可有效預防感冒、流感和腸道感染性疾病。
“清道夫”抑制血栓
過多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元兇。而大蒜扮演了“清潔工”的角色,它含有一種叫“硫化丙烯”的辣素,能清除積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改善脂質代謝,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下降,顯著增加纖維蛋白溶解活性,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栓的形成;并能增加微動脈的擴張度,促使血管紓張,調節血壓,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從而起到預防動脈硬化、血脂異常、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在每人平均每日吃20克生大蒜的地區,人群中因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明顯低于無食用生大蒜習慣的地區。實踐表明,每天吃2~3瓣醋泡的大蒜,是簡易降壓的好辦法,有助防止出現高血壓。
蒜臭素有助防癌
在眾多抗癌的天然植物中,大蒜是斬殺癌細胞的一把利劍。研究發現,大蒜中含有的鍺和硒等微量元素能致癌細胞于死地;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是抗氧化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能促進腸道產生一種稱為蒜臭素的物質,通過阻斷脂質過氧化形成及抗突變等多條途徑,防范正常細胞轉化為癌細胞。
大蒜提取物能抑制胃液中硝酸鹽還原菌,減少和消除胃內致癌物亞硝酸鹽含量,防止胃癌的發生。大蒜提取物還能通過調節細胞基因表達、影響細胞周期等途徑,抑制癌細胞的增殖,誘導細胞凋亡。
臘八蒜雖好,吃法卻有講究,每天1次或隔天1次,每次生吃2~3瓣,好是搗碎成蒜泥后食用,才能發揮療效。
中醫有一種說法是:“蒜治百病唯害一目”,因為大蒜入人體所走的路線是清竅,直通眼睛,故有眼疾患者,不適宜用臘八蒜來保健抗病。
患有胃潰瘍及胃酸分泌過多者不宜食用。
本期嘉賓介紹
女,1942年6月生,上海人。現任北京同濟醫院院長。北京北海醫院特邀腎病專家、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國際醫藥學術研究促進會常務會長,原《中國中醫藥報》社長、總編。
早年畢業于北京中醫學院,師承中醫泰斗秦伯未先生,曾任甘肅中醫學院、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骨傷學院、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國醫藥報社、同濟醫院、北京中醫藥進修學院、中國藥學會、北京國際醫藥促進會、中國保健協會等單位或部門的負責工作。
吳大真早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師承中醫泰斗秦伯未先生,對祖國醫學有精湛的造詣。中醫專家,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保健養生協會會長、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國際醫藥促進會副會長。吳大真一直從事于醫藥保健方面的臨床、教學、科研、新聞出版、社會團體等方面的工作。
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國醫藥報社、同濟醫院、北京中醫藥進修學院、中國藥學會等單位或部門的負責工作。
個人成就
對祖國醫學有精湛的造詣。她一生致力于臨床、教學、科研工作,為培養和造就大批腎臟病專業人才嘔心瀝血。是全國的中醫腎臟病學專 家,也是中醫腎臟病學科創始人。臨床擅長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的中醫藥治療。素有“東方腎病奇女子”之美稱。著有《秦伯未醫[1]學全書》、《中醫腎臟病學》、《臨床方劑學》、《本草備要講解》等學術專著,以及《食療100法》、《家庭養生保健全書》、《花養女人,幸福一生》、《吳大真養生精華集》、《吳大真私房養顏經》等市場暢銷的科普讀物。等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專著二十多部。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河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