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治感冒的中醫秘方
中醫認為,感冒初起時,邪氣尚在淺表,此時干預治療,容易痊愈。一歲以上、平時不經常生病、體質還不錯的寶寶,如果只有輕微的癥狀,如流清鼻涕、打噴嚏、輕微鼻塞或咳嗽,可以先不吃藥,多喝水,用一些推拿的方法來緩解。
中醫退燒與西醫不同,西醫認為,感冒多是由病毒引起的,目前尚無有效的抗病毒方法,退燒藥只是暫時退熱。而中醫認為,感冒初起多是因受寒,此時疏風散寒多會取得較好療效。
1.小寶寶的外治法:捂囟門
“囟門”(指嬰兒出生時頭頂有兩塊沒有骨質的“天窗”)未閉合的小寶寶感冒初期、發熱時,父母可以洗凈雙手,將雙手搓熱,然后用手掌扣捂在寶寶的囟門上方,或是將一塊小毛巾置放于盛有溫水的杯子下,將毛巾先捂熱,然后再用毛巾捂囟門。大約捂20分鐘,寶寶的小鼻尖就會出汗,這樣一天做三次,寶寶會明顯好轉。這個方法不僅能退熱,同時能緩解寶寶鼻塞的癥狀。
2.感冒初起時的外治法:紫蘇葉水泡腳
紫蘇葉泡熱水或煮3分鐘,放涼至37℃左右,給寶寶泡腳,待寶寶鼻子上微微發汗即可。如果寶寶愿意喝紫蘇水,效果更好。
3.發燒無汗時的外治法:清天河水200次
用食指、中指指腹,在寶寶的左前臂內側正中,從腕橫紋到肘橫紋上,做直線推動,稱為清天河水,頻率每分鐘200次。推拿時,可以在手指上蘸一點水,更利于退熱。
4.發汗退熱:蔥豉湯
取帶蔥根的蔥白三段,淡豆豉15克,一起熬水給寶寶喝。如果沒有淡豆豉,僅用蔥白熬水,也能起到發汗退熱的效果。這個方法適用于風寒感冒所引起的發燒,包括發熱無汗、鼻塞、打噴嚏、流清鼻涕、舌苔薄白。
5.肚臍敷藥:藿香正氣水退燒
用藥棉球蘸上藿香正氣水,放在寶寶肚臍處,再用紗布和膠條固定,能起到退燒的作用。注意,藿香正氣水一定要選擇無酒精的,以免內含的酒精刺激并傷害到寶寶嬌嫩的肌膚。
6.咳嗽
感冒引發的咳嗽也分很多種,有寒咳、痰咳、熱咳,中醫對癥治療方法也不盡相同。不過,中醫從辯證角度來看,“初咳在肺”,感冒初起時,可以用一些小兒推拿的方法止咳。
分推肩胛骨200-300次
用你的兩拇指端分別從寶寶的肩胛骨內緣由上向下做分向推動,可以起到調肺氣,補虛損,止咳的作用。適合于各種類型的咳嗽
揉肺腧穴3-5分鐘
肺腧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左右兩指寬的地方。用你的兩手拇指或食指,輕輕按揉肺腧穴,3-5分鐘。適合于各種類型的咳嗽。
7.鼻塞
感冒時,鼻黏膜發炎、腫脹,導致鼻子不通氣,寶寶呼吸不暢,會感覺非常難受。
蒸熏法:蔥白湯熏鼻子
蔥白切碎煮水,把蔥白水放在寶寶鼻下,讓他自然呼吸蔥白水的蒸汽,能緩解鼻塞癥狀。注意,煮好的蔥白水可稍放涼一些,以免被蒸汽燙傷。
腳心外敷:熱姜絲貼腳心
姜切絲,用鍋炒干,炒出香味后,將炒好的姜絲放到一個小紗布袋里,再將微熱的姜絲紗布袋固定在寶寶腳心,給他穿上小襪子即可。注意,姜絲要稍微放涼后,再給寶寶用,以免燙傷寶寶。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河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女,1942年6月生,上海人。現任北京同濟醫院院長。北京北海醫院特邀腎病專家、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國際醫藥學術研究促進會常務會長,原《中國中醫藥報》社長、總編。
早年畢業于北京中醫學院,師承中醫泰斗秦伯未先生,曾任甘肅中醫學院、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骨傷學院、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國醫藥報社、同濟醫院、北京中醫藥進修學院、中國藥學會、北京國際醫藥促進會、中國保健協會等單位或部門的負責工作。
吳大真早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師承中醫泰斗秦伯未先生,對祖國醫學有精湛的造詣。中醫專家,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保健養生協會會長、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國際醫藥促進會副會長。吳大真一直從事于醫藥保健方面的臨床、教學、科研、新聞出版、社會團體等方面的工作。
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國醫藥報社、同濟醫院、北京中醫藥進修學院、中國藥學會等單位或部門的負責工作。
個人成就
對祖國醫學有精湛的造詣。她一生致力于臨床、教學、科研工作,為培養和造就大批腎臟病專業人才嘔心瀝血。是全國的中醫腎臟病學專 家,也是中醫腎臟病學科創始人。臨床擅長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的中醫藥治療。素有“東方腎病奇女子”之美稱。著有《秦伯未醫[1]學全書》、《中醫腎臟病學》、《臨床方劑學》、《本草備要講解》等學術專著,以及《食療100法》、《家庭養生保健全書》、《花養女人,幸福一生》、《吳大真養生精華集》、《吳大真私房養顏經》等市場暢銷的科普讀物。等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專著二十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