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的不斷的變化,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在不斷的加快,因此很多人都忽略了對身體健康的重視,大家應該都知道造成身體不適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對于自己的身體一定要多加的注意了。
脊柱側彎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應該已經不陌生了,造成脊柱側彎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好的一些生活習慣造成的,所以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那么脊柱側彎該怎么檢查呢?下面小編就教大家一些檢查脊柱側彎的方法。
脊柱側彎是一種病理狀態,當脊柱的一段或幾段出現側方彎曲,可逐漸加重,不僅可累及脊柱,胸廓、肋骨、骨盆,嚴重者影響到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截癱,重度側凸需手術矯形,輕度側凸通過指導下的體療,電刺激治療,牽引治療、特別是支具治療可以防止或減少畸形的發展。
脊柱側彎可以有以下的一些輔助檢查方法
一、波紋圖像檢查(Moiré topography)
波紋照像是用光學方法通過等高線圖像來表示脊柱后背側畸形。若從頸7棘突至臀溝上緣劃一直線作基準線,正常波紋圖像在基準線兩側的波紋對稱,格數相等,如背部有畸形,兩側出現高低差,波紋格數不等且不對稱,畸形越重,背兩側高度差越大,波紋格數差越大,如有1個或1個以上的格數差為波紋圖像陽性。
普通X線檢查不能反映脊柱旋轉導致的肋骨和胸廓畸形。采用專為脊柱檢診用的光柵投影及波紋照像裝置,將患者背部或腰部兩側不同高度或畸形呈現的不同波紋拍攝下來即為波紋圖像。在拍攝圖像時在體位架上放置標尺,與患者背部攝入同一圖片,以便作為測量計算的比例尺。
如在圖片自C7棘突至臀溝劃正中線,由上而下找出左右兩側每個波紋的峰點。在峰點聯線中找出與中線垂直間距短、波紋格數差大的兩峰點,設為a與b(凸側為a),a與b兩點的高度差為H,a與b間的距離為(a+b)。
根據以上標點,可按公式求得肋骨隆凸角或腰部隆凸角(Hump Angle),即是用角度來表示脊柱側彎在軀干背側形成的隆凸畸形。a、b實際長度為w=a+b/比例尺,a、b間的高度H=a,b間波紋格數差X5(每一波紋間距代表5mm實際高度差),則隆凸角(HA)=tan-1H/w。故波紋圖像對脊柱側彎判斷不僅有定性意義,也具有定量意義。
二、放射學檢查
(一)普通X線片檢查
它和物理檢查一樣是脊柱側彎診斷治療的基本依據,借助X線片了解側凸的病因、類型、位置、大小、范圍和可屈性等。根據不同需要,可作其它特殊X線檢查。通過放射學檢查以確立診斷;觀察畸形進展;尋找并發的畸形;制定治療計劃,或作療效評價。
1、直立位檢查
立位與坐位像是X線檢查的基本姿勢,能站立的取立位像,如下肢缺乏站立功能或年齡過小取坐位像,采用標準姿勢,即患者雙足并齊、雙腿伸直、軀干伸直,防止旋轉,投照后前位片,前臂向前90°平伸(或放在支架上)投照側位片,盡量一張片子能包括脊柱全長。
2、可屈性檢查
側凸已經直立位相證實后,可拍側屈位片,以了解脊柱每個彎度的可屈性,使患者仰臥,靠自己肌肉的主動收縮力大限度地向凸側屈曲矯正畸形,有的患者為神經肌肉性側凸,肌肉無自主收縮能力,有時采用“推壓法”來拍片,以了解其可屈性。
3、牽引下攝片
患者取仰臥位,用枕頜帶與骨盆帶向上、下同時牽引下拍片。目前以懸吊牽引下拍片更為標準和常用,即用枕頜帶直立牽引下(使患者雙足剛剛離地為準)拍正、側位片,以了解側凸的可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