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打結能力:一個承受10KG拉力的單結的內徑必須小于繩徑的1.1倍,這個數越小,繩子越柔韌。
C.下墜次數:為滿足標準,繩子必須能連續承受5次系數為2 的墜落。可用的墜落次數隨繩子使用時間而減少,所以墜落次數越大的繩子就能用得更久。注意:雙繩和單繩的墜落次數沒有可比性,因為它們測試時墜落體重量不同。
D.錠數:護套包裹在繩芯的外面,它是繩子的可見部分。它由很多股單絲編成,每股單繞在一個錠子上,對相同的直徑來說,錠數越多護套的動力性(dynamic)越好,錠數越少,越耐磨。所以一個人為動力性更好而選擇48錠的單繩(Top Gun)或為更耐磨而選擇32錠的單繩。
E.延展性:在80KG的拉力下,單繩不能超過8%,雙繩不能超過10%。正是這彈性使繩子能吸收墜落能量。延展不能太大,否則它將變成一條蹦極繩。
F.直徑和重量:直徑越大的繩子一般有更長的可用期,但它們也更重更不好使。在重量和易用性重要的線路上,好選細些的繩子。繩子的總體性能應做為重量和動力性能的平衡來考慮。建議:對尺寸的測量不象重量那么精確,故好比較繩子的重量而不是尺寸。
G.護套滑動:護套和線芯是兩個獨立的部分,若它們的結構匹配不好的話,將會有相對滑動的趨勢,護套開始變形,在下降器的不斷摩擦下,在繩芯周圍形成松散地段和鼓包,發生了管套效應。這種現象導致更快的磨損,特別是在上方保護或用得厲害時,它還會導致繩子阻塞在下降器或保護裝置上的危險。注釋:這是唯一一項歐洲標準(EuroNorm)與國際登聯(UIAA)要求不同的指標。歐洲標準規定把2米繩子在特定裝置上拉過以后,護套滑動小于40mm或2%,而UIAA更嚴格,要求小于20mm或
3. 墜落系數
墜落系數由墜落的嚴重程度決定。系數越大墜落越嚴重。在攀巖中,這個什是從0到2,它由下墜距離除以起作用的繩子長度計算出。墜落的嚴重程度不是墜落距離的函數,而是這個比率,因為繩子越長,它可作更長的延伸來吸收墜落能量。例如下墜5米,繩長2.5米,下墜系數是2。
4.沖擊力
A.沖擊力是:
墜落被制止住時傳給攀登者的力量。它也延著繩子傳到保護點(anchor points)、鐵鎖(carabiners)和保護人(belayer)。繩子的作用是吸收墜落能量,減小沖擊力和它的作用。繩子的選擇是基本因素。在這方面,繩子的質量是根據它導致低沖擊力的能力和經受一次又一次沖擊后保存謗種能力的本領來判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