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車的騎行技巧
不管是環法比賽還是平時的團隊騎行,都可以看到車手需要面對的挑戰,長長的山路爬坡。
如果你是第一次觸碰自行車,山路爬坡往往會讓你疲憊不堪,不舒適等等。
但是一旦你已經橫掃過幾史公里數,你會發現長途爬坡將是好的訓練方式。
爬坡由于要克服重力做功,導致身上的肌肉組織產生線粒體,處于疲憊的狀態,快步奏的山路上坡極易引起線粒體合成。
自行車爬坡還避免不了肌肉運動,阻止動脈血液流動。在山底時,一開始你需保持高踏頻,輕微踩踏的有氧運動狀態。
然而, 一旦踩踏節奏變快,坡度變陡,你就必須提高踩踏力度,每次快速踩踏將會促使你的肌肉纖維得到增強,這種踩踏率可通過碼表計算。
正常情況下,你的心臟頻率和呼吸頻率開始飆升,通過感受你的踏板力度和呼吸頻率得知你所消耗的大概功率,取代傳統的設備監控方式。
在你拼搏全力挑戰山峰艱難路段時,往往會起身搖車,用大的力氣踩踏,呼吸變得急促困難。
雖然你身體在做無氧運動,身體快要崩潰,但是你體內線粒體的數量正加速上升。再過幾天,你會發現同樣的山峰你會以更快的速度攻克它。
自行車環繞山丘是增加體內線粒體實用而又有效的一項運動。
首先找到當地充滿挑戰性具備環路段而又少機動車輛的山丘。刷過一圈熱身,接著往后每圈踩踏以更快的節奏。
面對真正的挑戰路段,上坡時利用好前方的大齒輪,換高檔位。
下坡時休息恢復體力,準備下一段的爬坡。這種方式不僅誘導線粒體生物合成(上坡路段),同時下坡時加速了乳酸分解。
通過嘗試不同的地形,結合自身總結經驗。比如山路逐漸變陡時測試你的心率或挑戰長度不一的爬坡路段(短時間高強度的訓練)。
如果你是下班后訓練,因為高峰時段的機動車流量較大,所以需要在你家附近尋找人車流量少的環繞路段,方便你下班后高強度的單車訓練。
在山丘訓練的好處可想而知,一旦回到平坦的道路上騎行將倍感輕松,毫無壓力。
如果你是團隊騎行或進行比賽,通過訓練你會發現在隨意單飛是一件輕松的事情,或者追上前方的車手毫不費力。
重力和加速度是同樣的內容,克服重力的運動訓練會讓你的騎行技術更上一層。更多的好處便不一一陳述,大家別忘記加強騎行訓練哦。
剎把角度調節聽起來很簡單瑣碎,但在現實中我們看到有很多剎把角度位置都不正確,今天讓我們來展示一下如何調整你的剎把角度,如何獲得剎把合適位置。現在的油壓剎車制動力非常巨大,因此應當使用一只手指來控制剎車就足夠了。
步驟一:調整剎把位置
這一步驟很重要,因為它要確定剎把適合的位置,它不應該離握把太近或太遠,為了獲得佳杠桿比手感手指應該放在剎把的末端,手部和手臂角度成一條直線。
太近:手指所在位置難以達到佳的剎車杠桿比,影響手感和操控。
太遠:在這種情況下,手指跨度過大容易在捏剎車時脫手,手指難以控制剎車,容易產生安全隱患
正確位置:手指和手臂角度成一條直線,手指放在剎把的末端
步驟二:剎把的角度
這一步驟的調整決定了你下坡時手腕的角度是否舒適自然,如果設置不當在長時間下坡后可能會出現手腕酸痛的情況出現,所以捏剎車的手指和手腕傾斜的角度應該和手臂成一直線,在調整時好是在自行車上保持站立或者是攻擊的姿勢。
在這基礎上再進行微調,如果是經常騎平緩的路面角度可以相對不用太過傾斜。